晚期肿瘤引起阻塞性黄疸16例的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周龙兴,王蕾,李胜元,高立,何新斌,唐鑫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在晚期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恶性阻黄)中的价值。方法 16 例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晚期肿瘤行三维适形放疗,采用分次照射,3 Gy/次,每周5次,总量为45~51 Gy。结果 放疗后3月复查CT,CR 6.3%(1/16),PR 75%(12/16),NC 18.8%(3/16),总有效率81.8%(13/16)。中位生存期9月。黄疸消退率100%,腹痛消退率85.7%(12/14)。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恶心、呕吐、厌食和白细胞减少。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关键词】  晚期肿瘤;阻塞性黄疸;三维适形放疗

  晚期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风险大且切除率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可缓解阻塞性黄疸,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2004 年6 月—2006年11 月,我院治疗16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6 例晚期肿瘤致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男11 例,女5 例, 中位年龄58岁。胆囊癌3例,胆管癌5例,胰腺癌8例,其中9例为术后复发灶和转移灶压迫引起,7例确诊时即有周围脏器侵犯或远处转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240~420 μmol/L (值2 ~20 μmol/L )。血清结合胆红素(DB)165~292 μmol/L (参考值0~6 μmol/L)。16例患者大便均为陶土色。

  1. 2  治疗方法  利用三维激光定位系统,体模固定,确定摆位位置并设定标记点。西门子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前口服稀释的泛影葡胺以显示胃肠道。扫描层厚2 mm,扫描范围超出肿瘤边界60 mm,CT图像数据刻录光盘后输入东影治疗计划系统,临床靶体积(CTV) 是在影像资料显示的临床肿瘤灶(GTV) 外10 mm,计划肿瘤体积 (PTV) 为CTV外20 mm,一般布5个或7个照射野, 根据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调整每照射野的入射方向及权重,制作挡铅块。80%~90% 等剂量线包绕PTV,照射肿瘤量45 Gy/15F/19 d~51 Gy/17F/21 d,放疗期间配合保肝、制酸、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以减轻毒副反应。

  2  结果

  三维适形放疗后黄疸均不同程度缓解, 6 例开始治疗后第10~15天大便渐渐变黄,黄疸和瘙痒逐渐减轻,7例治疗结束后19 d开始大便变黄,3例21 d 后开始大便变黄。放射治疗后3月复查超声及CT 示肝内胆管扩张明显缓解,肿瘤体积缩小25%~40% , 血生化变化为TB为32~76 μmol/L,DB降为15~42 μmol/L。16 例患者中位生存期9月,6,12,18月生存率分别为78%,44%,13%。黄疸消退率100%,腹痛消退率85.7%(12/14)。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3例出现肝功能损伤,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为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症,因此如何控制黄疸,保护肝细胞功能和预防感染,是提高恶性阻塞性黄疸效果的重要基础。由于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置管外引流术因操作简单、较适宜病情重的患者而曾广泛使用,但导管引起的并发症和胆道感染常造成严重的后果[1~3]。胆道支架置入术也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4],但由于肿瘤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常常发生再狭窄或肿瘤转移,退黄效果及生存时间仍然较短,且胆道完全梗阻后支架置入成功率不大。体外放疗虽能取得姑息治疗的效果,但胆、胰周围有胃、十二指肠、空肠、肝、肾和脊髓等较多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使体外放疗剂量受到很大限制并不可避免地引起放射损伤,故效果极差[5~6]。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目前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目的是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到病变,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照射[7],因此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胆、胰系晚期肿瘤的治疗中[8~11]。对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分割模式及分割剂量,各家报道不一,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探讨[12]。我科采用3 Gy/次,每周5次的分割方法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好,作用快,毒副反应轻,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病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
    [ 1] 邹声泉,秦仁义,王剑明,等.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 (10):771.

  [ 2] 王剑明,邹声泉.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J].医师进修杂志,2006,29(4):12.

  [ 3] 殷晓煜,梁力建.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胆道引流术[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343-345.

  [ 4] 李 玉,王 宁,田起和,等.金属支架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肝门部胆管癌[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1):39-41.

  [ 5] 高汝贵,夏廷毅. 胰腺癌的放射治疗[M]//刘泰福. 放射肿瘤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89.

  [ 6] 高汝贵,蒋世良.胆系癌的放射治疗[M]//刘泰福. 现代放射肿瘤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95.

  [ 7] 胡逸民,谷铣之.适形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7,6(1):8.

  [ 8] Busselsa B,goethalsa L,Feronb M.Respiration?induced movement of the upper abdominal organs:a pitfall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J]. Radiother Oncol, 2003,68:69-74.

  [ 9] 原 锦,董红霞,程惠华,等.52例局部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9):698-699.

  [10] 李艳丽,苏学峰,李南征,等.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晚期局限性胰腺癌临床探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2):143.

  [11] 陈建武,潘建基,刘秀英,等.晚期胆管癌24例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8):600-603.

  [12] 李 玉.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与介入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