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胺酯乳膏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寻常性痤疮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维胺酯乳膏和米诺环素联合用药在寻常性痤疮临床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寻常性痤疮病人应用维胺酯乳膏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观察皮疹的消退情况及其副作用。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有效率为92%。结论 维胺酯乳膏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寻常性痤疮,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维胺酯乳膏;米诺环素;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viaminate cream and minocycline on acne vulgari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viaminate cream and minocyclin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alleviation were monitored. Result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2% among the 100 patients. Conclusion Combined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with viaminate cream and minocycline is of efficacy with low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acne vulgaris; viaminate cream; minocycline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皮损。如挤捏或加压,可使细菌沿血行进入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如果治疗不当,易形成色素沉着,甚至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特别是对青少年,可使其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我卫生队门诊部于2003年1月—2004年6月对10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采用外涂0.3%维胺酯乳膏同时口服米诺环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本门诊部病人,共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6~28岁,病程6~36个月。根据Pillsbury[1]分类法,Ⅰ度55例,Ⅱ度35例,Ⅲ度10例,除外肝肾功能异常、孕妇及高血脂患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洗净面部,用0.3%的维胺酯乳膏涂患处,每晚1次,2周后减至隔日1次,在涂药同时口服米诺环素50 mg 3次/d,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嘱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于用药第2疗程后,根据皮损消退的百分率评定疗效。(1)治愈:皮损消退95%以上;(2)显效:皮损消退65%~95%;(3)改善:皮损消退35%~65%;(4)无效:皮损消退<35%。有效为治愈加显效加改善。
2 结果
2.1 结果
经8周治疗后Ⅰ度痤疮痊愈22例,占40%,有效率96?4%;Ⅱ度痤疮痊愈12例,占34?3%,有效率89?6%; Ⅲ度痤疮痊愈3例, 占30例,有效率80%。 总痊愈率37%,总有效率92% ,详见表1。表1 不同程度疗效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100例患者中,12例用药部位出现少许脱屑、潮红,有灼热感;5例出现头晕,恶心,均在用药后3~4周出现,但症状较轻,均能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等因素有关。青春发育期后,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较高,使皮脂分泌活动增加。毛囊内的正常寄生菌-痤疮丙酸杆菌水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产生游离脂肪酸和一些低分子多肽,游离脂肪酸使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增生及角化过度,使皮脂排泄不畅而产生粉刺。游离脂肪酸本身可刺激毛囊壁引起炎症,还可和低分子多肽趋化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炎症细胞产生的水解酶可使毛囊壁损伤甚至破裂,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从而出现从炎性丘疹到囊肿的一系列皮损变化,其中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发病中最重要[2]。近年来由于治疗不规范等原因,痤疮丙酸杆菌对抗菌剂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而且很多药长期单一使用,药物的副作用明显,疗效也不十分理想。米诺环素为半合成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在四环素类中最强,有较好的脂溶性,能渗透到毛囊皮脂腺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减少游离脂肪酸,而且比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株少。长期口服米诺环素治疗痤疮,无肝、肾等不良反应,不必用常规化验监测不良反应[3]。维胺酯为维A酸类衍生物,有调节和控制上皮细胞正常生长和分化、抗炎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还能抑制角朊细胞的角化过程, 使角化异常恢复正常以及角质脱落。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对痤疮丙酸杆菌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联合用药的治愈率为37%,高于单用0.3%维胺酯乳膏外涂的34.5%[4];有效率为92%,高于单用米诺环素口服的78%[5]。本组结果证实了的结论,临床效果肯定,且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文献】
/[1/] 孙国治.寻常痤疮/[M/]//.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1989:833-836.
/[2/] 靳培英.痤疮的分型论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1):68.
/[3/] Driscoll M S, Rothe M J, Abrahamian L,et al. Longterm oral antibiotics for acne: is laboratary monitoring necessary/[J/]. J Am Acad Dermatol,1993,28(4):52.
/[4/] 王立反,史加军.希尔生与0.3%的维胺酯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1):62.
/[5/] Leyden J J, Kaidbey K, Gans E H.The antimicrobial effects in vivo of minocycline, doxycycline and tetracycline in human/[J/].J Dermatol Treat,1996,7: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