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
作者:郭贺荣,周云飞,吴贵亮,姚士军,徐高峰
【关键词】 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处理较为困难,其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AO技术以及新型内固定材料的应用,使骨折不愈合发生率有所下降。Iannacon等[1]报告,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为9.8%,延迟愈合发生率为12.2%。我们对2003年10月—2005年3月收治的1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膝关节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用膝关节KSS功能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估,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7岁,平均36岁;伤15例,坠落伤1例,砸伤2例;新鲜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1例,骨不连1例;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1例;合并有颅脑损伤2例,失血性休克4例,血气胸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经膝关节股骨髁间进钉,扩髓后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髓内钉长度为25~38 cm,直径为10,11 mm 两种,交锁螺钉直径均为6.4 mm。手术操作参照施乐辉公司经膝关节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手术技术手册进行。
1.3 术后处理
术后第2天将患肢置CPM机上进行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30 min。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拆线后出院。出院后每2周门诊复查1次,3个月以后每月复查1次,负重锻炼强度视随访时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2 结果
18例患者随访7~2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在4~8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有1例发生远端锁钉断裂。采用膝关节KSS评分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估。其中优11例,良好6例,一般1例。本组未见骨折不愈合、感染、畸形愈合及再骨折等并发症。
3 讨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特别是在采用扩髓技术和经膝关节髁间进钉技术后,其临床疗效明显提高[2]。实验和临床结果表明,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由于在髓内钉的近端和远端增加了横向锁钉,可以防止骨断端旋转移位、重叠移位及成角畸形,有助于轴线恢复和维持,利于早期关节活动[3]。我们认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股骨髓腔中轴固定,去除了偏向固定的弯曲应力,具有良好的控制骨折移位和防止旋转的功能,提供了骨折愈合所需要的稳定环境,加速骨折愈合,减少了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便于早期膝关节活动[4];(2)骨折骨膜剥离少、软组织创伤小,有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减少了血供的破坏;扩髓产生的骨碎屑为良好的植骨材料,有助于骨痂生长。在技术上,我们建议选用的髓内钉的长度,至少应跨越骨折线8 cm;锁钉直径以6.4 mm 为佳,以增加其稳定性。多数病例需要暴露骨折端,以利于复位,矫正畸形。我们对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也未发现永久性膝关节功能损害。随访结果显示,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45°,多数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超过120°,但部分患者有膝关节轻度疼痛等症状。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原发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是否累及关节面有关。综上所述,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骨性愈合,同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此手术方法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有待于长期的临床随访观察。
【】
/[1/] Iannacone W M,Bennett F S, Delong W G,et al.Initial expenence with 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emoral fractures using the supracondylar intramedullary nail:a preliminary reptort/[J/].J Orthop Trauma,1994,8:322-327.
/[2/] Insall J N,Dorr L D,Scott R D,et al.Rationale of the knee society clinical rating system/[J/].Clin Orthop,1989,(248):13-14.
/[3/] Moed B R, Watson J T.Retrograde nailing of the femoral shaft/[J/].J Am Acad Orthop Surg,1999,7:209-216.
/[4/] 刘长贵,罗光正,王宗仁,等.AO钢板与Gross?Kempt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1995,5: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