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向红 魏素兰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伴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患有糖尿病的结肠癌围手术期病人,采取术前心理护理、控制血糖、清洁肠道、术后安置合适体位、加强引流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良好的营养支持。针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特点,加强对呼吸道、皮肤、泌尿系、伤口感染预防的护理。[结果]发生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5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结论]通过以上方法护理,使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而且方法简便易行,容易做到。

【关键词】  结肠癌;糖尿病;护理

  近年来糖尿病及结肠癌的发病率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手术仍是目前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结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的顺利恢复尤为重要。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41例结肠癌伴糖尿病病人,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53岁,糖尿病诊断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5~17年,平均8年,入院时血糖6.8~19.7mmol/L,平均9.4mmol/L,手术前血糖平均7.1mmol/L,入院后给予糖尿病饮食,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使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

  1.2  肿瘤部位及病理特点  回盲部11例,升结肠肝区9例,横结肠9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5例。手术前结肠镜检查提示:乳头状腺癌14例,高、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8例,未分化癌7例。

  1.3  手术方式  本组病人全部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0例,横结肠切除9例,左半结肠及乙状结肠癌切除12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4.3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部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均延期愈合。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加强护理和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无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大出血。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伴有糖尿病,害怕手术后切口感染,担心手术能否成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里障碍,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血糖波动,而且还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们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将病情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绍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等,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措施。

  3.2  肠道准备  清洁肠道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清除肠腔内积粪,使肠腔空虚,最大限度地降低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助于手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和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1?2]。本组病例中所有病人均采用手术前3d进食流食,适当静脉补充能量,术前1日晚及手术日晨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

  3.3  调整饮食  术前积极与医生配合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可根据患者具体身体营养状况,合理进行饮食中糖、蛋白质、脂肪的分配比例,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理解、配合,每日摄入总热量按25千卡/(kg·d),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至少每日摄取量为250~300g,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使其占总热量不低于20%,以增加蛋白质和糖原的储备,脂肪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25%。每天3~4餐,按1/5、2/5、2/5或1/7、2/7、2/7、2/7的比例分配,术前3d进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等,注意补充维生素、电解质,总之术前既要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又要保证有充足营养。

  3.4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因此,要严格掌握术前血糖水平,一般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下,但不低于6.0mmol/L,餐后2h血糖在10.0mmol/L左右即可,同时监测尿糖、尿酮变化。术前1周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可根据血糖高低调节,降糖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低血糖。

  4  术后护理

  4.1  体位的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待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有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化,并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3]。

  4.2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常带有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回病房后应及时将各种导管接袋或负压器,并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出。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并注意负压器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由于手术麻醉创伤,可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变浅,同时切口疼痛,患者害怕咳嗽、呼吸,痰液多而粘稠难以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4]。因此,患者麻醉清醒6h后生命体征平稳时,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化痰药,促使呼吸道痰液及时排出,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经加大抗生素用量或调整抗生素,增加雾化吸入次数后感染得到控制。②防止切口及泌尿系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抗感染能力减弱,且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使感染难于控制,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术后除积极控制患者血糖、每天严格按无菌要求换药、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外,还要加强伤口周围皮肤及会阴部护理,及时擦去汗液,勤换内衣、床单,每日温水洗手足,病情许可时尽早拔除尿管,严密监测体温及伤口愈合情况。③积极控制血糖:术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相当重要,可预防感染、吻合口瘘、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并发症几乎都发生在术后2周内。因此,术后2周控制血糖至关重要,一般术后常规用胰岛素,4~6h检测血糖、尿糖、尿酮1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发生高血糖、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如患者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乏力或病人烦躁不安、呼吸深大、面颊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均为胰岛素输入过快导致,经减慢液体滴速,静脉输注葡萄糖后缓解。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

  4.4  营养支持  患者术后需禁食,手术应激后机体分解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多,因此,要注意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及促进伤口愈合。①禁食期间,每日静脉补充葡萄糖150g,胰岛素和糖的比例为1:4,并注意补充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等。②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一般术后3~4天病人肛门排气又没有腹胀的感觉,就可以进食少量流食如米汤等,但量不宜过多,以后可以逐渐向普食过渡并将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且忌术后暴饮暴食或者进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免引起肠梗阻。③研究表明,锌与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伤口的愈合需要锌的参与。因此,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锌和有利于锌吸收的维生素,避免有碍锌吸收的植酸、膳食纤维和过多的铜、镉等[5]。④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的原料,为伤口愈合所必需,故应大剂量供给。

【】
    [1] 熊莲花,李素娥.大肠癌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39?240.

  [2] B Yrene MF.The course of poor bowel preaparation for colonoscopy.[J]The Ame Rican Journal of Gastoen terology,2002,97(7):1587?1590.

  [3] 辛革.老年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处理[J].医师进修杂志,2003,26(6):33?35.

  [4] 张鸿.老年病人非心脏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麻醉杂志,2004,24(2):96.

  [5] 郭红.营养学[M].北京:技术出版社,2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