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爱民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冬季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NB-UVB治疗仪(波长310 nm~315 nm)全身照射,初始剂量0.3 J/cm2,照射距离20 cm,每次递加0.1 J/cm2,累积最大剂量为2.9 J/cm2,连续治疗2 w~3 w,隔日1次。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7例(23.3%),显效16例(53.3%),有效3例(1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76.7%。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好,可作为冬季型银屑病常规治疗手段。

【关键词】  银屑病 紫外线 冬季型 窄谱 中波

    近年来,窄谱中波紫外线作为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的应用日渐增多。我科自2006年2月至12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2006年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门诊确诊的冬季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34.9岁;寻常型29例,红皮病型合并白癜风1例;临床分期进行期9例,静止期21例。所有病例此前均未曾接受过紫外线照射治疗。

    2   治疗方法

    采用德国Waldmann公司生产的NB-UVB治疗仪(紫外线波长在310 nm~315 nm,波长峰值为311 nm)进行全身照射,隔日1次,初始照射剂量均采用0.3 J/cm2,照射距离20 cm。此后根据皮损变化和对紫外线反应适当增加剂量,一般每次递加0.1 J/cm2,本组累积最大剂量用至2.9 J/cm2。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红斑、瘙痒、灼热感、疼痛,均能耐受,反应明显者不再增加剂量,待不良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仍每次递加0.1 J/cm2。连续治疗2 w~3 w,观察疗效。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PASI积分法记录病情严重程度并积分,于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全身各个部位皮损面积积分及相应皮损严重程度积分得到PASI总分,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分值-治疗后PASI分值)/治疗前PASI分值×100%。治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或PASI变化值>90%,显效为PASI变化值为61%~90%,有效为PASI变化值为31%~60%,无效为PASI变化值<30%,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

    3.2   疗效观察

    30例冬季型银屑病患者治愈7例(23.3%),显效16例(53.3%),有效3例(1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76.7%。显效16例中1例病情先好转后加重,继续照射后好转;1例合并白癜风者色素岛明显增多。远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3.3   不良反应

    过程中,出现瘙痒16人(53.3%),其中因注射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瘙痒者1人;疼痛1人(3.3%);红斑10人(33.3%),其中因酒后照射产生红斑1人;灼热感1人(3.3%);较明显色素沉着3人(10%)。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维持上次剂量照射后逐渐消失或减轻,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

    4   讨   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免疫异常性疾病。药物治疗往往疗程较长,毒副作用较多。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凋亡 [1],并通过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的活性,减轻表皮的炎症反应,使其活化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2],从而抑制银屑病患者表皮细胞增殖。

    我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的观察结果表明有效率为76.7%,与国内有关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报道基本相同 [3],说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冬季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经本次临床观察,部分患者有轻微副反应,不经处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患者不需服药,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性好,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可以作为冬季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
  [1]王丽英,常宝珠,夏隆庆. 中波及长波紫外线光疗机制[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26(3):181-182.

[2]李燕华,毕志刚,蒋艺. 紫外线及其辐射的尿刊酸对朗格汉斯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4(3):47-49.

[3]王晓云,刘洪泉,丁惠玲,等. 窄波 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43例临床疗效分析[J]. 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