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0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金旗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0例,采用复合药物(得宝松1 mL,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1 mg,胞二磷胆碱钠0.5g)14 mL,分3次经导管硬膜外腔注射。术后口服附桂骨痛胶囊,2粒~4粒/次,3次/d,服用2 w。结果: 疗效评定优406例(70.00%),良116例(20.00%),无效58例(10.00%),优良率为90.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附桂骨痛胶囊

    1   临床资料

    本组580例病例中男360例,女220例;年龄20岁~78岁,其中20岁~30岁99例,30岁~40岁90例,40岁~60岁380例,60岁以上11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常规、心电图正常。临床表现具有典型腰腿放射痛、麻木,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直腿抬高、足背屈试验阳性,屈拇无力,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咳嗽及大便时疼痛加重。经CT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以L4~5或L5~S1为多见,占总数的90%以上。

    2   治疗方法

    取侧卧位,患侧向下,在椎间盘突出上一椎间隙穿刺,当穿刺针抵达黄韧带时,针尖偏向患侧15°~20°进硬膜外腔,向患侧置管3 cm。准备复合药物14 mL,其中含得宝松1 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 mg和倍他米松磷酸钠2 mg),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1 mg、胞二磷胆碱钠0.5 g,分3次经导管注药后,侧卧30 min。呼吸循环平稳,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院。每7 d 1次,2次~3次为1个疗程。术后口服附桂骨痛胶囊(陕西康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粒~4粒/次,3次/d,术后服用2 w。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分3级:即优、良、无效。优:症状消失,腰部活动正常,腰肌痉挛消失,恢复原工作,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良:症状大部分消失,腰肌痉挛消失,能坚持原工作,直腿抬高可达70°左右。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疗效观察

    本组病人580例,优406例(70%),良116例(20.00%),无效58例(10.00%),优良率为90.00%。无效者多见于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脱出、外伤、病程长及椎间盘手术后遗症病人,可继续综合治疗。保守治疗不超过3个月,无效时考虑手术。

    4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学早有记述,属“腰腿痛”、“腰痛连膝”、“痹证”范畴。《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

    得宝松是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合剂 [3~5],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性,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性和膜稳定作用,在剂量下副作用很小,注入硬膜外腔后可减轻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利多卡因具有止痛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胞磷胆碱钠和维生素B12具有神经修复和营养神经双重作用,加之硬膜外腔注药还有“液体剥离作用”,使神经根与突出的椎间盘粘连分离,从而迅速减轻腰腿疼痛症状。附桂骨痛胶囊是多年来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用药 [6],方中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肾壮阳,当归、乳香养血活血,党参益气扶正。全方组合,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以治本为主,兼顾其标。其独特的组方,以附子、党参、淫羊藿、肉桂来纠正病人的气虚、阳虚证候,全方配伍以补益肝肾为主,兼有益气行血通络之功。其组方合理,功效明了,用药简练而专一。通过半年到一年随访,优良率仍在80%以上。得宝松硬膜外腔注射配合口服附桂骨痛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效果优良,操作简单,安全性大,起效快,疗程短,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非手术疗法之一。

【】
  [1]彭定全,王拥军. 突出椎间盘组织血管和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反应性[J]. 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3):59.

[2]李果珍. 临床体部CT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1.

[3]刘传慧. 关节注射得宝松联合应用慢作用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4):45.

[4]杨德昌. 得宝松临床应用小结[J]. 上海医药, 1996(6):31-33.

[5]范汉通,何玉清. 得宝松的临床应用[J]. 新医学, 2001(7):71-72.

[6]王军义. 附桂骨痛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J]. 中医药,200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