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方案的稳定性。方法:将来自我院肥胖症专科门诊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5例;另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各组分别接受3位资深针灸医师腹针疗法治疗,所取穴位及针刺方法均相同。2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BMI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BM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BMI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与治疗1组及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针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BMI指数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腹针疗法 体质指数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on BMI of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Methods: 45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1,2,3 group and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by 3 physicians, 15 body weight normal subjects served as control.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between treatment 1,2,3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MI between treatment 1,2,3 group, and between treatment 1,2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ut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BMI between treatment 3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can decrease BMI of simple obesity patients, and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simple obesity.
Keyword: simple obesity;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BMI单纯性肥胖症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病因为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重,容易并发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肥胖症列为一种疾病,并将肥胖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列为全球4大医学社会问题 [1]。
目前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主要运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在我国的诊断标准是24 kg/m2~27 kg/m2(体重/身高2)为过重,超过27 kg/m2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设定标准为BMI在25 kg/m2~29.9 kg/m2之间为过重,BMI超过30 kg/m2为肥胖) [2] 。有研究报道,随着过重和肥胖的等级增加,心血管等病变的发生率亦相应提高,当BMI水平达到29 kg/m2~30 kg/m2或更高时,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则显著增加 [3]。2006年1月~2006年10月期间我们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5例病例均来自我院肥胖症专科门诊,全部为女性,年龄25岁~50岁,平均32岁。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5例;另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5岁~50岁,平均30岁。各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参照第11版《实用内》的诊断标准 [4]。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BMI≥24 〔公式:BMI=体重(kg)/(身高)2(m2)〕。排除任何并发症及未能完成治疗者。
2 方法
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3个治疗组的病人均不改变原有的饮食习惯,同时分别接受3位资深针灸医师的治疗,所取穴位及针刺方法相同。取穴:所有受试者采用腹部围针法加体针进行治疗,于脐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8个方向,分别在距肚脐2寸、3寸、4寸的部位各取3个点刺入;体针取下肢两侧足三里和三阴交。针刺方法:患者皮肤常规消毒后,医师以1.5寸毫针刺入穴位皮下,针尖均斜向脐中心并进行一定幅度的提插捻转操作,以得气为度,然后留针30 min,留针期间10 min和20 min时进行较轻微的手法刺激。隔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观察各组患者BMI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软件用SPSS12.0,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3 结 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BMI指数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各治疗组治疗前BMI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BMI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治疗1组及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3个治疗组运用上述治疗方法,尽管由不同的医师操作,但都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4 讨 论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目前在临床上广为运用,由于其疗效肯定,且无副作用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我们在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研究成果,以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进行治疗并观察腹针疗法对肥胖症BMI指数的影响,目的是为了建立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客观观察指标和确立减肥的有效方案。祖国医学认为,腹部为阴经及胃经所过,集中了人体运化水谷的主要脏器。临床上此类患者主症显示腰围增加,腹部成为体内脂肪堆积的主要部位。选此部位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可使针感直接达病所;同时,腹部穴位如气海、中脘、天枢、大横等为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常用穴,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可达到健脾化湿,消壅散结的效果。配合运用足三里、三阴交以振奋脾阳,利湿化浊,达到治疗目的。我们临床以不同针灸师运用同一种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到各组患者治疗后BMI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治疗后各组之间BMI指数无显著差异,说明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稳定的疗效,即使不同医师采用腹针疗法进行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针灸治疗效果的客观存在。虽然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经初步观察显示有调整作用,由于病例数量少,在临床疗效判断、治疗机理及方案稳定性上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我们认为上述观察为今后的临床大样本病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示在此后的临床研究中,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开展:治疗方案有效程度及最佳治疗期研究;临床治疗方案稳定性及重复性研究;各检测指标对针刺敏感程度的研究;有效的辅助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及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的确定;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经过以上的系列探讨,旨在确定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安全、有效而稳定的针刺疗法,同时易于临床推广。
【】
[1]徐炳国,刘志诚.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研究近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4):59-60.
[2] Stevens J,Plankey M W, Williamson D F,et al. The body mass index- mortality relationship in white and African American women[J]. Obes Res,1998, 6:268-277.
[3]Visscher T L,Kromhout D,Seidell J C.Long-term and recent time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mong Dutch men and women[J].Ih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2,26(9):1 218-1 224.
[4]陈灏珠. 实用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