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异常致围生儿死亡24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平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脐带异常致围生儿不良结局的认识。方法:回顾6年来围生儿死亡数,分析致死因素,着重分析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6年中围生儿死亡67例,病死率9.81‰,致死因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为35.82%,主要包括挤带扭转、缠绕、脱垂、前置血管破裂、打结,分别占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的54.17%、25.00%、8.33%、8.33%、4.17%。结论:脐带异常易致围生儿死亡,要充分了解脐带病变的内容及应变措施,并加强监护,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  脐带异常;围生儿死亡;致死因素


    脐带异常在临床上较常见,有报道高达33.65%[1]。它是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我院收治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因脐带异常致围生儿死亡2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此期间我院共住院分娩6828例,胎龄均≥28周,围生儿死亡67例。统计方法按照WHO规定,出生时体重≥1000 g或孕满28周至产后7天为围生期标准。统计围生儿人数、死胎、死产和7天内新生儿死亡数。着重统计由于脐带异常致围生儿死亡情况,并分析致死因素。

    2   结      果

    2.1   67例围生儿死亡情况   6年间围生儿出生共6828例,死亡67例,病死率9.81‰,其中死胎34例,死产19例,新生儿死亡14例,分别占围生儿死亡数的50.75%、28.36%及20.89%。67例围生儿致死因素及死亡情况见表1。

    从表1可见脐带异常成为围生儿死亡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母体因素、畸形,各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35.82%、32.84%及10.45%。

    2.2   24例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情况   见表2。从表2可见,脐带扭转易致围生儿死亡,占脐带因素的54.17%,且死胎多见。

    2.3   24例围生儿的分娩孕周及体重情况   见表3。1000~2500 g 中1例31+5周胎膜早破、脐带脱垂死产,另1例35+6周脐带缠绕肢体致死胎,其余11例均为脐带扭转致围生儿死亡,围生儿死亡孕周大部分在36~40周,体重分布以1500~2000 g及≥3000 g居多,低体重儿集中在脐带扭转组,可见脐带扭转绝大部分并发子宫内生长迟缓IUGR。

    3   讨      论

    缺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引起缺氧的因素有: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异常。脐带异常在临床上发生率高,它包括脐带缠绕、扭转、脱垂、血管前置、打结等,易致围生儿死亡。

    脐带扭转虽罕见,但致围生儿死亡率高,占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原因第一位,达54.17%,主要因保护脐血管的华通氏胶薄弱,脐血管顺纵轴扭转,随之扭曲变窄,生理性扭转可转6~7周,如过度扭转11周以上可导致胎儿死亡[3]。从围生儿的分娩孕周及体重来看,死亡均发生在妊娠晚期,绝大部分存在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所以对妊娠晚期发生无原因可寻的IUGR应详细进行B超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发现脐带扭转的存在,定期行脐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不能因胎儿小而盲目等,使脐带扭转加重,致死胎或死产,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减少围生儿死亡。

    脐带缠绕在临床上常见,发生率20%左右,占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原因第二位。妊娠期行B超检查诊断脐带缠绕有一定价值。由于一般脐带缠绕若不紧,不妨碍血液循环则不致影响胎儿,若脐带缠绕后相对较短,胎头下降时拉紧,脐血管受压,可致胎心率变化,特别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中胎头急剧下降时,胎儿可出现严重窒息甚至死亡。专家认为脐带绕颈或绕体后剩余部分若不少于30 cm就不致于影响胎儿预后[3]。所以产前诊断为胎儿脐带缠绕的产妇产程中予严密监护,一旦发生胎心率明显异常如重度变异减速等应尽快终止妊娠。千万不能因产力、产道、胎位均正常,产程进展相对顺利而忽视脐带因素致胎儿窘迫的潜在危险监测。值得注意的是,脐带缠绕肢体即使未临产,由于胎儿躯体转动或肢体伸展,均会使脐带拉紧发生胎心率异常[4],可能为脐带缠绕致死胎的一个重要原因。

    脐带脱垂、前置血管破裂一旦发生,胎儿处于十分紧急状态。人工破膜往往是促进产程进展的有效手段,为避免脐带脱垂发生应:(1)掌握人工破膜指征;(2)破膜前排除脐带先露存在;(3)破膜在宫缩间歇期进行;(4)高位破膜注意控制羊水流出速度;(5)破膜前后严密监测胎心。一旦发生脱垂,只要胎儿尚存活,如果不能在短时间(8分钟)内从阴道分娩,即使宫口开全均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3]。就地处理很重要,因此应当做到产房具备行剖宫产术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前置血管破裂与边缘性前置胎盘、临产见红等出血的区别很重要,因前置血管破裂易威胁胎儿生命。其特点有:(1)常发生在临产前后;(2)血管破裂出血常伴有破膜;(3)阴道出血为持续少量新鲜血;(4)出血后随之出现胎心变化。所以,对于阴道出血的孕妇,应用胎儿监护仪进行连续的胎心监护非常必要,以便发现胎儿异常,及时处理。

【】
  [1] 肖雁冰,孙丽君,文 华. 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评价及354例脐带异常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3):129-130.

[2] 廖伟琼,朱慧明. 264例围生儿死因分析[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9):575-577.

[3]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4-837.

[4] 吴味辛. 分娩时的脐带并发症及其防治[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5):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