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朝明,农木本,于克华,朱云峰,彭丽,劳慧娟,邱雪娟,刘珍,李俏芳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和罗哌卡因3mg,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并对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或0.01),并且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 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
【关键词】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镇痛,产科
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是芬太尼的衍生物,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1]。国内应用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进行对照比较,以探讨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 选择22~30岁,身高155~175cm,体重55~75kg,足月头位单胎,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无产科病理因素,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0例。分娩镇痛前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A组产妇年龄26.76±2.31岁,身高159.04±3.21cm,体重64.22±5.83kg,妊娠39.76±0.21周。B组产妇年龄26.60±2.74岁,身高158.56±4.71cm,体重64.46±7.64kg,妊娠39.16±0.52周。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妊娠周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组和B组分别注射5μg舒芬太尼和3mg罗哌卡因,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在产妇宫口开2~3cm时行L2~3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给各组镇痛剂量药物(各组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取平卧位,硬膜外接光达生命卫士323镇痛泵,待产妇VAS≥3分时开始硬膜外腔给药,各组用药均为0.1%罗哌卡因+0.2μg/ml的舒芬太尼,负荷量5ml,维持量5~7ml/h,PCA量3~4ml,锁定时间30min。宫口开大9~10cm时停药。镇痛开始前常规开放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溶液500ml/h,并鼻导管吸氧2L/min。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产妇血压、心率、呼吸及SpO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为无痛,10为剧痛,观察鞘内给药10、15、30、60、90、120min后VAS评分,镇痛效果:0~3分为满意,4~5分为基本满意,6~10分为不满意;首次加药时间(鞘内给药后至病人VAS≥3分需要追加硬膜外药的时间);各产程时间(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min和5min Apgar评分;副作用: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收缩压<12kPa或低于基础值30%以上)、呼吸抑制(吸氧时SpO2≤95%或 RR<10次/min);下肢运动状况评估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0=双下肢活动自如,1=双下肢活动自如,但有麻木感,2=只能曲膝和双脚,3=只能活动双脚,4=双下肢不能活动。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各时间点VAS评分及镇痛维持时间 A组起效时间短于B组(P<0.01)。VAS评分,A组在60min和90min时,小于B组(P<0.05或0.01)。A组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起效时间、各时间点VAS评分及镇痛维持时间(略)
2.2 两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略)
2.3 两组不良反应、运动阻滞、剖宫产及催产素使用情况 A组出现瘙痒症状的13例,呕吐3例,发生率为64.00%,B组分别为4例和4例,发生率为32.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13,P<0.05),且两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7.22,P<0.01)。两组均无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出现。两组运动阻滞情况、剖宫产和使用催产素的百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阻滞情况、剖宫产及催产素使用情况(略)
3 讨论
腰硬联合阻滞综合了腰麻起效快,神经阻滞效果完善以及硬脊膜外麻醉可持续给药的优点[1],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舒芬太尼因其脂溶性高,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强,因而起效更快、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2],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低浓度时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程度高,且用于分娩镇痛不会引起产妇行走困难[3]。根据Nelson和Capogna[4,5]研究显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效价分别为鞘内1∶4.4,硬膜外1∶5.9。因此本研究采用5μg舒芬太尼作为实验组,3mg罗哌卡因作为对照组,硬膜外维持用0.1%罗哌卡因+0.2μg/ml舒芬太尼,观察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给5μg舒芬太尼后5min内即可出现明显的镇痛效果,而且多数产妇在给药约90min VAS≥3分,有8例产妇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超过120min。5μg舒芬太尼组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3mg罗哌卡因组(P<0.05或0.01)。而且舒芬太尼组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因此,5μg舒芬太尼作为腰硬联合阻滞的蛛网膜下腔给药,能满足分娩镇痛要求。
舒芬太尼组和罗哌卡因组未观察到下肢运动阻滞加重的情况,但罗哌卡因组出现双下肢有麻木感觉的产妇比舒芬太尼组增多。在不良反应方面,各组均未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提示5μg舒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是安全的。最大的不良反应是皮肤瘙痒,舒芬太尼组比罗哌卡因的发生率更高(P<0.01)。另外,两组催产素的使用率较高,可能与镇痛抑制Fergusion的反射有关。
总之,蛛网膜下腔注射5μg舒芬太尼,硬膜外维持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μg/ml施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少等优点,有待于推广应用。
(致谢:本文承蒙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胡祖荣主任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
[1] 王军会,卢兰琴,周春莲,等.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06,28(1):68.
[2] 庄心良,曾国明,陈伯銮,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4.
[3] 刘继云,李荣胜,吴为玲,等.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10):700-701.
[4] Nelson KE,Rauch T,Terebuh V,et al.A comparison of intrathecal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labor analgesia [J].Anesthesiolgy,2002,96(5):1070-1073.
[5] Capogna G,Camorcia M,Columb MO.Minimum analgesic doses of fentanyl and sufentanil for epidural analgesia in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J].Anesth Analg,2003,96(4):117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