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效果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雷有庆,周一宁,凌霄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5例分为两组,联用组19例,给予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治疗;单药组26例,给予法莫替丁针剂治疗。结果 联用组显效率为78.95%,总有效率为94.74%,单药组显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针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药物组合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治疗;潘托拉唑;法莫替丁

    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60%,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迅速止血是治疗的关键,而止血的成功则主要取决于抑酸药物的合理应用[1]。目前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或H2受体拮抗剂(H2RA)等抑酸剂已成为PUB内科治疗的常规[2]。笔者通过对45例PUB病例分组进行联合和单用抑酸剂治疗观察,旨在探讨PPI联合H2RA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病例45例,为2004年2月~2006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其中女17例,男28例,年龄34±6.33岁。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前后3天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并根据患者病情、条件及个人意愿分为两组:①联合抑酸治疗组(简称联用组)19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溃疡7例。②单药治疗组(简称单药组)26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8例。两组患者呕血或(和)解黑便、头昏、心悸、乏力、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相似。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联用组给予潘托拉唑针(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mg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早晨1次;静脉滴注法莫替丁粉针剂(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晚1次,疗程5天。②单药组仅予法莫替丁粉针剂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同上。所有患者在活动性出血期间,同时给予禁食、一般止血剂(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维生素K1)应用,并根据病情给予输血等其它常规支持治疗。如治疗无效,改用其它方案或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压、脉搏、呕血和黑便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给予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1.3  观察指标 

  呕血、解黑便停止作为止血标准:24h内呕血停止、黑便色变浅或转黄为显效,72h内呕血停止、黑便色变浅或转黄为有效,超过72h仍呕血或仍解黑色柏油样便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5天后,两组患者呕血、解黑便停止情况比较,联用组19例中,显效15例,显效率为78.95%,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4%,1例无效经镜下止血出血停止。单药组26例中,显效11例,显效率为42.31%,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9.23%,有8例患者治疗第5天仍解大量柏油样便,出血不止,其中6例换用PPI治疗后止血,1例经镜下止血出血停止,另1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而转外科手术治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效果比较  (略)

  3  讨论

    H2RA能选择性阻断壁细胞上的H2受体,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法莫替丁为第3代H2RA,在作用强度及作用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西米替丁和雷尼替丁[3]。尽管该类药物只阻断了组织胺驱动的部分酸分泌,对其他酸分泌刺激通路无效,但因其疗效确切,价格便宜,目前仍作为一线用药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单药组应用法莫替丁静脉滴注20mg/次,2次/天,连续5天,显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69.23%,与报道基本一致[4]。本结果表明,法莫替丁静脉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有一定效果的。

    PPI通过选择性抑制壁细胞中的H+-K+-ATP酶(即质子泵)的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能完全、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问世后即迅速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首选用药。目前国内静脉用PPI制剂主要为奥美拉唑和潘托拉唑针剂。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PPI,其临床疗效已获公认,但较为昂贵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5]。潘托拉唑是一种新型的PPI,许多文献报道其疗效与奥美拉唑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奥美拉唑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较好,生物利用度更高,不诱导或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体内代谢,对肝肾功能不全及高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6]。更值一提的是,目前国产潘托拉唑针剂价格不到奥美拉唑针剂的一半左右,价格优势明显。

    尽管PPI以其强大的抑酸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公认,然而目前使用的PPI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起效时间较长、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夜间酸突破(nocturnal acid breakthrough,NAB)等[7]。因此探询如何制定更加合理的临床药物方案,仍是目前的临床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有多个研究发现[8],H2RA如法莫替丁的抑酸起效速度比PPI更快;而关于NAB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应用质子泵基础上加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可能是理想方案之一,因为夜间胃酸分泌主要是由组胺及乙酰胆碱介导的,H2RA不仅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也抑制迷走神经和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对控制夜间胃酸分泌和NAB比PPI更为有效。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潘托拉唑基础上联合应用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试图通过在不同环节、不同时段抑制胃酸分泌,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抑酸效果。结果显示,联用组显效率(78.95%)、总有效率(94.74%)与单药组(42.13%,69.2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我们认为,潘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静脉两者联合应用,可同时在不同环节抑制胃酸分泌,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又可以防止夜间酸突破现象的发生,能更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献】
    [1]Li Y, Sha W, Nie Y, et al. Effect of intragastric pH on control of peptic ulcer bleeding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0,15(2):148-154.

  [2]李瑜元.规范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9):513-514.

  [3]张石革,宗怡.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进展与合理应用[J].全科医学,2002,5(11):913-916.

  [4]王明涛,姜世满.抑酸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治疗效果观察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9):1053.

  [5]李瑜元.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06,50(5):30-32.

  [6]上海潘托拉唑临床验证协作组.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22-24.

  [7]于维颖,汤新强.新一代抗溃疡药质子泵抑制剂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3):23-25.

  [8]王红,李瑜元.夜间酸突破现象的治疗对策[J].新医学,2002,3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