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功僚 龙秀卓 陈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炎琥宁冻干粉针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炎琥宁。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48.33%、66.13%),χ2分别为9.12、11.86,P均<0.01。结论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婴幼儿 肠炎 轮状病毒性感染/ 治疗 炎琥宁

    秋、冬季小儿腹泻病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RVE),其发病率可占感染性腹泻的80%[1],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的疾病之一。治疗RVE药物疗效各异,目前仍没有特异性的抗RVE药物,临床在不断地尝试和探讨。本地区是该病高发地区,2005年11月~2006年2月我院确诊为RVE患儿60例,经使用炎琥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患儿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2],无心血管疾病史、近期无其他疾病史。大便均呈蛋花汤样,均是中度以下脱水。大便常规正常,或偶见白细胞,有或无脂肪球。大便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大便还原糖斑氏实验≥++,pH≤5.5。患儿均于就诊当日取1h内大便标本送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0.12±4.24个月,病程1.20±0.42天。发热(腋下)37.5℃~39℃ 36例,>39℃ 24例;腹泻<10次/天 32例,>10次/天 28例。对照组62例中,男39例,女23例,年龄10.44±4.16个月,病程1.24±0.38天。发热(腋下)37.5℃~39℃ 37例,>39℃ 25例;腹泻<10次/天 38例,>10次/天 2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发热、腹泻及脱水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1,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包括蒙脱石散口服和无乳糖饮食)、支持(金双歧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mg/kg·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观察体温、腹泻次数等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3]。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质及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72h大便性质及次数明显好转;无效:72h大便性质及次数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在退热天数和腹泻停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见表1。表1  两组退热时间和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略)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1),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略)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家婴幼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我国作为“四病(腹泻、肺炎、佝偻病、贫血)”监测之一。在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40%~50%[4,5]。RVE是轮状病毒通过对小肠粘膜的侵犯,使细胞变性、坏死,其微绒毛浊肿、不整、变短而导致肠上皮细胞大量破坏,肠蠕动加快,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运转障碍,同时使双糖酶活性降低及钠运转功能减弱,糖类消化不完全,葡萄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性腹泻[6]。目前尚无特异性,大多采取支持对症治疗。

    注射用炎琥宁属纯中药制剂,有效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穿心莲内酯作为清热解毒中草药穿心莲的提取物[7],药理实验证实,炎琥宁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加强了体液免疫力。促进CD4/CD8水平变化,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在解热作用方面是抑制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降低体温。抑制PG的合成,使热敏神经的敏感性恢复,体温调定点下移,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在抗病毒作用方面是可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进而抑制病毒RNA/DNA的合成。

    炎琥宁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比较多,治疗病毒性肠炎较少。为了探讨其治疗婴幼儿RVE疗效是否确切,本观察组经采用炎琥宁治疗,结果显示,患儿在退热时间和腹泻停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表明炎琥宁治疗婴幼儿RVE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4.

  [2]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究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4]赵锦铭,陈红,严岚,等.小儿急性感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15(1):55-60.

  [5]常如虚,潘瑞芳,朱冰,等.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及型别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05-408.

  [6]王自财.金双歧、肯特令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2003,9(2):45.

  [7]魏璐.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