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冯玉珠 张萍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未婚先孕人工流产216例随机进行分组观察,其中观察组106例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110例只行常规护理。进行组间手术前、手术即将开始时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术中的血压、心率异常变化和RA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的应激反应及降低RAAS的发生率。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妊娠 不想要的 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由于术前患者紧张、恐惧而易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加之术中手术器械刺激子宫颈部迷走神经以及疼痛等原因可引发血压下降、脉率降低、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综合征,特别是对于未婚先孕的孕妇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多年来,我科对未婚先孕行人工流产手术者开展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妇计科2006年1月~12月未婚先孕实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孕妇年龄16~30岁,平均25.6岁;停经43~85天,平均56.3天。对照组110例,孕妇年龄17~32岁,平均26.2岁;停经45~89天,平均58.2天。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术前血压、心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心理干预的程序:心理干预参与人员由手术者和相对固定的护士组成。干预时间为确诊为“早孕”而决定行人工流产手术时、术前准备、手术中、手术后1h。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干预,内容如下:

  1.2.2.1  术前语言疏导,减除紧张和恐惧心理 

  未婚先孕者要面对社会的舆论和家庭的反对以及对手术的不了解而处于恐惧、紧张的心理状况,因此,医护人员要面带微笑地接待受术者,主动与她们交流,态度要诚恳[1]。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步骤,让受术者了解人工流产术是一种既安全又简便的手术,使其对手术过程心中有数,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放松紧张情绪。

  1.2.2.2  术中鼓励手术者,使其积极配合 

  为了减轻受术者的心理负担,给予精神安慰。护理人员应陪伴在其身旁,并用真挚的语言随时与其进行交流,同时密切观察受术者情绪变化,手术中有意识地轻握受术者的手或轻扶其肩,以示安慰和关心。主动分散受术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3  手术后要安置受术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协助受术者放置会阴护垫,由手术室护送入病房留观1h,并经常巡视,注意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对受术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予以解释,并指导其术后休息、用药、饮食、排便、性生活等注意事项[2]。耐心做好节育卫生知识宣教,指导受术者今后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

  1.3  观察内容 

  对两组受术者手术前,手术开始时均测定血压、脉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5项症状。

  1.4  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判定指标[3] 

  术中心率<60次/min,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症状;具备心率改变及两项全身症状者,术中血压降至10.64/7.98kPa,或收缩压下降2.66kPa。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变化比较 

  从表1可见:手术前两组受术者的血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RAAS者除外)。表1  两组受术者血压、心率变化测量结果比较(略)

  2.2  两组RAAS的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RAAS的发生率为4.72%(5/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14/110),χ2=4.32,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性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婚前性行为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未婚先孕的发生也有所增加,由于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使未婚先孕者面临来自社会、单位与家庭很大的压力和歧视,心理负担过重[2]。加之未婚先孕者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担心手术后自己前途、家庭、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消极悲观,易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精神紧张等;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还会直接影响受术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引起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4]。从表1中可见,手术前及手术后两组受术者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中(除出现RAAS而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的病例外)两组受术者的血压、心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这是由于在对受术者进行心理干预时,注重术者与受术者的情感交流,主动分散受术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和疼痛的注意力,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手术的恐惧、紧张情绪,有效地调节受术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其对手术的应对能力,改善受术者的心理、生理状态,调节循环系统,有利于稳定受术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

    从临床观察中,笔者发现RAAS的发生除了因为术中对宫颈扩张、牵拉和反复吸宫等较强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增加外,还与受术者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关系密切。本调查中发现,干预组RAA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受术者的心理压力及手术时的各种不良刺激反应,调整受术者的身心状态,从而减少RAAS的发生。

    综上所述,根据受术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行为改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可调整受术者的心理环境,调动其积极因素,加强自我调节生理机制,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处在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可见,加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应激反应,减少RAAS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1]刘志霞.浅谈心理护理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医药卫生,2006,22(6):920.

  [2]宫克.未婚孕妇妊娠人工流产术后的心理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3):247.

  [3]曹泽毅.中华妇产: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7.

  [4]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杂志:医学版,2004,19(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