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卡菌苗佐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蓝珂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化疗加抽液加激素方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微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液吸收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遗留胸膜肥厚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微卡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可缩短胸液吸收时间,有效地减少胸膜肥厚,减少复发,是疗效确切的免疫调节剂。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分枝杆菌菌苗 免疫疗法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商品名:微卡)用于辅助治疗初治、复治肺结核取得满意疗效已得到证实[1,2]。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采用微卡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34例,女32例,年龄19~65岁,平均36.5岁。所有病例的诊断均根据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及体征,经胸部X线(部分病例行胸部CT检查)、胸腔B超、胸水化验、结核菌素(PPD)试验等检查确诊,发病在1个月以内,均为初治病例。其中大量胸腔积液36例,中量24例,少量6例;PPD试验阳性10例,强阳性50例;胸水化验检查:胸水蛋白定性(+),白细胞总数200~1500×106/L;结核抗体阳性50例。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的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方案2HZER/4HR(H:异烟肼0.3g/d;R:利福平0.45g/d;Z:吡嗪酰胺1.5g/d;E:乙胺丁醇0.75g/d),同时胸腔穿刺抽胸液,每周2~3次,直至抽不出为止,并适量使用强的松口服,疗程6~7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微卡(安徽科龙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文国药准字2001003)每次22.5μg,深部肌注,化疗1周后使用,每周1次,疗程3个月。

  1.3  观察项目 

  所有病例治疗前均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胸腔B超检查。治疗期间每周行胸腔B超检查1次,胸水完全吸收后1个月B超1次;每个月摄X线胸片1次,2个月后每2个月1次至疗程结束;每月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同时观察记录胸液量和吸收时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根据1982年结核病会议标准,治愈:胸液完全吸收,无胸膜肥厚;显效:胸液完全吸收,遗留轻度胸膜肥厚(限于肋膈角);有效:胸液吸收,遗留明显胸膜肥厚(达膈圆顶或以上);无效:疗程结束仍有胸液;恶化:胸液仍存在或出现肺内结核病灶。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略) 

  2.2  两组症状改善比较 

  两组遗留胸膜肥厚情况(即显效加有效):治疗组5.88%(2/34),对照组34.34%(11/3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7.43,P<0.01)。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15.1±3.2天,对照组为25.22±2.8天,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7,P<0.05)。

  2.3  微卡的不良反应 

  组在肌注微卡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2.94%),无肝肾功能损害、无休克、皮疹、血常规改变等其他全身不良反应。

  2.4  1年随访结果 

  剔除无效和恶化病例后,对所有治疗总有效病例进行随访,治疗组33例无一例复发,对照组30例有6例(20.00%)复发,χ2=5.16,P<0.05。

  3  讨论

    微卡是WHO唯一推荐使用的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系由母牛分枝杆菌经高温灭活纯化冻干制成,对人和动物无致病性。因其含有高浓度的Ⅰ型抗原(介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不含Ⅳ型抗原(介导变态反应),因此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既能使对机体起损害作用的超敏反应减弱,又能使低落的保护性免疫增强[3]。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敏感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其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结核菌进入胸膜腔;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敏性[4]。微卡可抑制机体的超敏状态,减少胸膜渗出,从而减少胸膜肥厚;激素具有减轻胸膜变态反应、抑制纤维素沉积、促进胸液吸收,在减少膜渗出及减轻胸膜肥厚方面与微卡有协同作用,但长期使用可降低机体免疫力,微卡的使用可使激素在这方面的不足得到纠正,使免疫力得到增强,从而预防复发。本研究观察到,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近,但在遗留胸膜肥厚方面,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证实了以上观点。本研究还观察到,治疗组1例因合并肿瘤出现恶化外,胸液吸收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联用微卡可取得更好的近期疗效。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微卡有预防复发的远期效果。临床除一过性发热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在化疗加抽液加激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用微卡,可缩短胸液吸收时间,更有效地减少胸膜肥厚,减少复发,且临床使用方便、疗效可靠、副作用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1]罗永艾,卢永华,郭述良,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难治性肺结核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2):85-88.

  [2]全国微卡临床研究协作组.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43-47.

  [3]王国治,庄玉辉,罗永艾,等.无细胞母牛分枝杆菌菌苗的研究与应用[J] .防痨杂志,2000,22(1):14-18.

  [4]李春香.结核性胸膜炎[M]//曾正国.实用结核病学.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4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