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白细胞与心肌酶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春花,金正勇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白细胞、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给6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行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心肌酶谱及CRP含量. [结果] 66例中34例(52%)的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含量升高,3~5d后恢复正常;36例(55%)的心肌酶活性轻度增强,其中24例在1周后复查心肌酶谱示基本恢复正常;9例(14%)的血清CRP含量轻度升高,但均低于20mg/L. [结论] 病毒性脑膜炎早期白细胞总数增高是机体的应激反应.

  [关键词]  脑炎,病毒性;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病毒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病,由病毒侵犯脑膜而引起.本文通过观察6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和CRP变化,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04年6月―2004年9月在延边大学小儿科住院的患儿66例,均符合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标准 [1] ,其中男患儿为48例,女患儿为18例;年龄为2~15岁,其中小于3岁者为2例,3~6岁者为15例,7~9岁者为14例,10~12岁者为24例,13~15岁者为11例;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其中48例伴有腹痛及腹泻,但腹部体格检查示无阳性体征.

    1.2 方法  于入院2d内取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并测定心肌酶谱及CRP含量,给予抗病毒药物、脱水剂、降温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5d后复查血常规,1周后给其中的21例患儿复查心肌酶,结果用均数±标准偏差(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血常规检测仪器为SYSMEX SE-9000型;生物化学分析仪为日立7600型;心肌酶谱值参照[2];CRP测定仪器为Quikread型.

    2 结果

    6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有34例(52%)在急性期内白细胞含量升高,3~5d后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低于10 10 个/L者为32例,(1.0~1.2)×10 10 /L者为20例,(1.3~1.5)10 10 /L者为7例,(1.6~2.0)×10 10 个/L者为5例,2.0×10 10 /L以上者为2例;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为21例(62%).患儿发病早期白细胞计数平均数为(1.74±0.39)×10 10 个/L,3~5d后为(0.88±0.30)×10 10 /L,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66例中36例的心肌酶含量升高(54%),心肌酶谱中1项增高者为11例,2项增高者为12例,3项增高者为6例,3项以上增高者为7例,其中24例患儿1周后复查心肌酶谱示基本正常.9例患儿血清CRP轻度增高,但均低于20mg/L. 

  3 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约80%~90%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3] .本文66例患儿有以下特点:1)发病多在6,7,8月份.2)发病前多伴有消化道症状.3)发病早期1~3d白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5d后恢复正常.4)54%患儿心肌酶含量升高,而CRP含量升高不明显.CRP是急性时相蛋白,是机体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由肝脏合成的蛋白,当机体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时肝细胞合成CRP参与机体的抗炎症反应 [4] .目前认为柯萨奇病毒(CVB)是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LDH,CPK,AST,当发生病毒性脑膜炎时,病毒可直接侵入脑组织,引发脑血管炎、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等,造成脑细胞变性坏死,使脑组织中的LDH,CPK,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强,与李检庆等 [5] 报道相符.总之,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时白细胞计数检查较CRP检查更为灵敏,而白细胞计数检查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吴瑞萍,胡亚兰,江载芳,等. 实用儿 [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

    [2] 鲁珊,叶鸿瑁,李国权,等.1~6岁健康儿105名心肌酶谱检测与分析[J]. 儿童保健杂志 ,2004,12(6):532.

    [3] Wilfert CM,Cehrman SM,Katz SL.Entraviruses and meningitis[J].J Pediatr In Fect Dis,1983,4(2):333.

  [4] 谢岷,杨干嘉,贾延劭.颅内感染患儿血和脑脊液C-反  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4(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