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外伤性中枢性面瘫12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珍 赵元印 陈劲 时间:2010-07-13
   摘 要: 目的: 探讨针刺对外伤性中枢性面瘫的及临床疗效。 方法: 针刺下关、颧 、夹承浆、翳风、地仓、颊车、合谷、百会、风府。 结果: 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67%。 结论: 针刺能有效治疗外伤性中枢性面瘫,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中枢性面瘫;针刺疗法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治疗效果较好,而外伤性中枢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报道散见于手术致伤 〔1〕 及颅内病变 〔2〕 的报告之中,临床中容易将两者混淆,给临床诊断、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于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外伤性中枢性面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6~57岁,平均40岁;病程最长131d,最短67d,平均93d;10例伴肢体瘫痪。本组全部患者均经本院神经内、外科及经颅多普勒或头颅CT检查确诊为中枢性面瘫。均为颅脑外伤后引起,入院时即伴有中枢性面瘫症状,在其颅骨骨折、脑水肿、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治愈或好转后,仍遗留有中枢性面瘫症状。所有患者均住院治疗,疗程最长30d,最短15d。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所有患者均取下关(患侧)、颧 (患侧)、夹承浆(患侧)、翳风(患侧)、地仓透颊车(患侧)、合谷(对侧)、百会、风府。

   2.2 方法

    健侧卧位,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选华佗牌30号4寸毫针地仓透颊车,30号2寸毫针百会平刺,风府斜刺0.5寸,余穴均选30号2寸毫针直刺,得气后轻捻转(平补平泻),留针40min,20min时行针1次,再以TDP-2HI型神灯照射患侧,温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所有症状消失,鼓腮正常,吹口哨无障碍,无漏水及颊部留食,同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大部分症状消失,鼓腮正常,吹口哨正常,偶漏水及颊部留食,同侧肢体功能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显著。

   3.2 治疗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91.67%。

x

  4 典型病例

    黄某,女,35岁,农民。病史:1997年8月13日不慎从建筑工地脚手架摔下,当时以腹部和头部先着地,患者当时昏迷不醒约半小时,左耳出血,腹痛,腹胀,及时送安定区某就诊,诊断为“肝脾破裂,脑外伤”,即行肝脾修补术。当时患者口角歪斜,口唇不能闭合,面部肌肉活动受限,无肢体瘫痪,出院后在家半月,病情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进一步就诊,行头颅CT诊断为“脑挫裂伤”,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神经系统检查,脑膜刺激征(-),霍夫曼征(-),莫菲氏征(-),巴彬斯基征(-),戈登征(-),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口唇闭合不全,向左偏斜,能皱眉,闭眼,额纹对称。给予抗炎、脱水、营养神经、能量支持等治疗,无明显疗效,遂请针灸科会诊,诊断为“右中枢性面瘫”。遂取下关、颧 ,承浆、夹承浆、翳风、地仓透颊车、合谷、百会、风府进行治疗。针刺1个疗程(7d后,症状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基本痊愈,3个疗程后痊愈,随访两年正常。

    5 讨论

    中枢性面瘫在临床上较周围性面瘫少见,多与偏瘫同时出现,如内囊血管病变、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病及脑外伤等 〔3〕 。对中枢性面瘫的治疗,西医多给予抗炎、抗感染、营养神经、能量支持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中医治疗多给予中药及针灸治疗。朱会友等 〔4〕 采用中药塞鼻治疗中枢性面瘫,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本组病例均经神经内、外科治疗无效后,请针灸科会诊治疗。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类经・针刺类》载:“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本草纲目・辛夷》云:“脑为元神之府。”《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组病例均系外力所致脑海损伤、元神受扰、瘀血内停、气血不和、脉络不通。穴取合谷、颊车、下关、地仓、翳风、颧 等,以足阳明胃经为主,兼取手三阳经,在于疏通阳明、太阳经脉,激发诸阳之气。头为诸阳之会,诸阳得通,元阳得充。取承浆、夹承浆局部刺激以调和气血。百会、风府醒脑,开窍,化瘀。研究表明,针刺合谷与曲池、足三里与上巨虚、头部运动区和风池穴位后,可见两侧额叶、顶叶、感觉皮层、丘脑、眶会、对侧小脑、海马、对侧前颞叶的葡萄糖和脑功能活动增高 〔5〕 ,说明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整体调节作用。针刺合谷、天门、水沟、内关等穴,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恢复,延缓神经细胞坏死,对其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6〕 。本组病例除1例无效外,8例治愈,3例好转,说明针刺能有效地治疗外伤性中枢性面瘫,只是本组病例较少,尚不具有典型代表性,还有待在今后临床实践中探索和。

   :

    〔1〕李竹筠.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左中枢性面瘫1例[J].眼外 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6):136.

    〔2〕王伦昌.以中枢性面瘫为表现的鼻咽癌误诊1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1):62.

    〔3〕葛东振.临床神经病诊断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1982.160.

    〔4〕朱会友,倪爱华,王宏伟.中药塞鼻治疗中枢性面瘫[J].民间疗法,1999,(1):24.

    〔5〕李霁,董竞成,左传涛,等.针刺对脑葡萄糖代谢和功能 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1,19(1):13.

    〔6〕刘强,赵永烈,邵晶.针刺对脑损伤大鼠自由基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