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
关键词: 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氏面瘫;针刺疗法
对于周围性面瘫的针刺疗效研究,一般都注重于穴位的配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的长短等方面的研究,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对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周围性面瘫根据面神经的损伤平面不同可分为核性瘫、桥小脑角性瘫、Hunt氏瘫、Bell氏瘫和单纯性面神经炎。其中前两种多见于肿瘤,临床少见,而后三种则临床多见。本文旨在探索这三种常见的面神经不同损伤部位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1 定位诊断
面神经的损伤定位诊断详见图1。图1 面神经定位与诊断
1.1 单纯性面神经炎定位诊断
在茎乳突孔或以下部位受损。临床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1.2 Bell氏面瘫定位诊断
在面神经管中鼓索和蹬骨肌神经之间受损。临床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听觉过敏。定位:面神经管中蹬骨肌神经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
1.3 Hunt氏面瘫定位诊断
膝状神经节处受损及岩浅大神经受累。临床表现为面肌运动障碍、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听觉障碍、泪腺分泌丧失、耳甲与乳突区痛。亦可出现耳廓、外耳道疱疹。
2 临床资料
观察的87例面神经炎患者中男46例,女41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2岁,以35~50岁居多,占73%;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根据以上的定位诊断标准,划分为三组:Hunt氏面瘫19例、Bell氏面瘫46例、单纯性面神经炎22例。
3 方法
取穴:攒竹透睛明、四白透巨 、地仓透颊车、下关、翳风,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继续治疗。最短疗程为10d,最长为60d。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判定
痊愈:面瘫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面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面瘫症状基本消失,但做 表情动作时面部略有偏歪,阴天时面部稍有凉、麻 等不适感。有效:症状部分改善,做表情动作时,面部有一定的偏歪或偶有痉挛。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4.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见表1表1 三组经两个疗程后疗效对比表1提示:单纯性面神经炎疗效最佳,Bell氏面瘫次之,Hunt氏面瘫最差。
5 讨论与分析
周围性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面神经损伤的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又以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症。本 研究的结果显示:单纯性面神经炎痊愈时间最短,Bell氏面瘫痊愈时间稍长,Hunt氏面瘫痊愈时间最长。疗效与定位相关是单纯性面神经炎优于Bell氏面瘫,Bell氏面瘫优于Hunt氏面瘫。面神经损伤平面位置高,波及范围大,损害程度重,疗效差;损伤平面低,波及范围小,损害程度轻,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