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液用于肿瘤病人开胸术后缺氧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56例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31~66岁,平均51.5岁,肺癌26例,食管贲门肿瘤30例,均行开胸术。
1.2 高氧液的制备:舒氧康分两种规格,I型250 ml和1型500 ml,其接口与输液器进气口相连接,按舒氧康瓶标指示方向扭动阀门调节器,调至适当气量后,打开输液口流量调节器进行正常输液。
1.3 方法:每日输液时均输入高氧液1000 ml,1次/天,共3天,并配合其他常规治疗方法。
1.4 观察及监测指标:在未吸氧的情况下,分别于输高氧液前、输高氧液进行2小时、输高氧液完毕2小时测动脉血气。疗效评定标准有效为PaO 升高,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无效为PaO 及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x+s表示,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静脉输注高氧液2小时,PaO SaO 均较输液前显著提高(P< O.01)。输液后2小时,PaO 、SaO 与输液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代写毕业论文各时间段pH值、PaCO 无明显差异(表1),所有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无输液反应等副作用,疗3 讨论目前临床上提供的氧疗方法很多,新研制的一次性高氧医用输液(血)氧气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供氧治疗方式,人体血液中的氧主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氧合血红蛋白,另一种是溶解氧,后者可被组织直接利用。该氧气瓶可将氧分子(0 )通过溶氧活化为活性氧(O3),其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较O2高,O3可转化为O2 [1],并通过气体扩散原理和亲氧基吸附原理使液体中的氧含量增多,氧分压显著提高,经检测通过舒氧康处理过的基液溶解氧高达10倍[2]。高氧液输入体内后,直接以溶解的方式向组织细胞供氧,使机体对血红蛋白的依赖性大大减少,气体的弥散总是从高压向低压进行,压差越大,弥散就越快。高氧液向人体提供具有高分压的溶解氧,使体内氧的弥散能力成倍增加,改善缺血、缺氧组织的供氧。本组56例患者在输注高氧液2h、PaOz、SaO 均较输注前有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良好。
用舒氧康进行输液给氧是对氧的深利用,用以治疗各种缺氧性病症,可与吸氧同时进行,并相互补充,快速达到治疗效果。输液过程中生命征无明显变化,也未出现毒副作用。说明静脉输注高氧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供氧方式,其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肿瘤开胸手术病人创伤重,术后呼吸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应当多与病人交流,代写硕士论文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病人了解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及病人自身的积极配合,呼吸功能可以恢复,打消病人顾虑。
4.2 健康:使用舒氧康进行氧疗,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舒氧康疗效及操作方法、安全性及费用等,让他们知道用舒氧康进行纠正病人术后缺氧是有效的,以减少他们的
顾虑。
4.3 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
4.3.1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及双侧胸廓运动是否对称等,并注意SPO 、PaOz的变化情况,并做到及时记录。
4.3.2 术后及时给氧,改善血氧饱和度并适当延长术后给氧时间,以促进呼吸功能尽早恢复。
4.3.3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低氧血症:加强术前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术前对病人进行深呼吸、肺功能锻炼,如吹气球、爬楼梯等;术后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深呼吸等,预防低氧血症。
4.3.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楚呼吸道分泌物,鼓励并协助进行有效咳嗽,加强雾化吸人、叩背等,协助病人排痰,增加氧疗的效果。
4.4 镇痛:遵嘱给予及时止痛处理,以免因疼痛而影响呼吸。止痛剂的使用以不抑制呼吸或咳嗽反射而能减轻疼痛为原则,给予止痛剂后,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速率,观察是否有呼吸受抑制的现象。
4.5 认真准确制备高氧液:制备高氧液时,要保证舒氧康内的氧气均匀进入输液瓶,并注意无菌操作。
4.6 观察有无输液反应、毒副作用等的发生,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1 Bada|ian LO, Guseo El, Kazantseva NB,et a1. Hyperbaric oxyge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ression mononeuropathies.Sovmed,1991,5:35.
2 关永家.高气压医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2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