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片、消心痛片、依那普利片、螺内酯片、美托洛尔片配合静滴硝普钠、速尿、西地兰等。治疗组60例,除上述治疗外,予本院制剂参麦宁心合剂80 mL每日3次口服。15 d为1个疗程,观察2~4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 %;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参麦宁心合剂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第6版《内》诊断标准及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入选病例均为心功能Ⅲ至Ⅳ级的患者。
1.2一般资料
治疗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5.2岁;病程1~6年,平均3.5年;其中冠心病25例,高心病15例,心脏瓣膜病13例,扩心病7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4.3岁;病程1~5年,平均3.4年;其中冠心病15例,高心病11例,心脏瓣膜病9例,扩心病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片、消心痛片、依那普利片、螺内酯片、美托洛尔片配合静滴硝普钠、速尿、西地兰等。
2.2组
上述常规西医治疗外,予本院自制参脉宁心合剂80 mL,3次/d,温服。药物组成:人参、桂枝各9 g,麦冬、五味子、玉竹各15 g,云茯苓、泽泻、桑白皮、鸡血藤、车前子各20 g,当归、丹参各30 g。15 d为1个疗程,观察2~4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陈明哲《心脏病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标准拟定。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心功能达到Ⅰ级或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表2、表3。心安神;细辛辛走香窜,宣络脉而通百节;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研究本品含有大量大蒜素,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的ET和升高NO水平;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诸约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阳复脉之效。
“稳心冲剂”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作用。是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的一线纯中药制剂,我院既往治疗心律失常首选用。经临床对比观察“安心康冲剂”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律失常作用明显优于“稳心冲剂”,具有确切的抗心律失常、调节血脂、扩张冠状动脉之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表1两组疗效比较
【】
/[1/]陈明哲.心脏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66-467,489-490.
/[2/]郭静萱,李海燕.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J/].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