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观察滋肾汤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口服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滋肾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中医症候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在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滋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DN不但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且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滋肾汤 尿微量白蛋白 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大体分为早期和临床期。一旦进入临床期,肾功能即发生不可逆损伤, 故早期的治疗对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滋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DN患者,疗效满意,尤其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DN诊断采用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确定的诊断标准;早期DN根据Mogensen的DN分期方法[1],尿蛋白排出率在20~200 μg/min,或2次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在30~300 mg/d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其他肾脏疾病;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近1月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及急、慢性泌尿系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脑等并发症或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用药者。
1.2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均符合以上入选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1~77岁,平均(62.22±9.83)岁;病程0.5~9 年,平均(5.69±5.57) 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79岁,平均(67.43±11.05) 岁;病程2月~9.5年,平均(5.91±5.56) 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基础干预:定期进行座谈、电话采访、邮件信息指导,改变饮食结构(低盐、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中等程度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活动,协助情绪调节,避免泌尿系感染及服用肾损害药物。
(2)对照组根据患者的血糖、血压等情况给予降糖、降压、抗凝等口服药物。
(3)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汤药,方以滋肾汤为基础(太子参3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枸杞子10 g、淮山药10 g、石斛10 g、杜仲30 g、生地黄15 g、地骨皮15 g、益母草30 g)。根据病者体质、病情随症加减:阳虚甚者加熟附子10 g、淫羊藿10 g;阴虚重者加山萸肉10 g、知母10 g;气虚偏甚者加黄芪30 g;血虚偏重者加当归10 g、熟地黄10 g、鸡血藤15 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汁混匀约400 mL,分早晚2次餐后服。每周随访1 次,随症加减,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1.4观察指标
用美国强生公司微量血糖仪检测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两组均采集中段晨尿5 mL,以1500 r/min离心5 min,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症状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的相关内容评定。按烦渴多饮、纳差、尿多尿频、尿有白泡沫、尿余沥未尽、神疲乏力、腰酸膝软、恶心纳差、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细弦弱等临床症候的程度评分: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正常计0分。
1.5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前后血糖、尿微量白蛋白的值。症候积分采用尼莫地平计分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其中:积分下降50 %以上者为显效,下降30 %~50 %为有效,达不到以上标准的为无效。
1.6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两组疗效比较 表3两组治疗前后FPG、2 h PG、mALB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仅表现为微量蛋白尿,进而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下降,最终导致肾衰竭,因此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防治。在DN早期, 尿中mALB即升高,远早于尿常规的改变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升高,在肾组织学和结构改变之前即可检出。何燕霞[3]研究发现, DN患者尿mALB含量明显增高,与健康组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因此检测糖尿病患者尿mALB,对及时治疗以防止、延缓蛋白尿的出现和及早诊断DN有重要意义。本病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范畴。糖尿病日久发展到肾功能的改变,出现烦渴、多饮多尿、纳差乏力、尿余沥未尽、腰膝酸困等症,是由于机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从阴阳平衡失调发展到阴阳两虚。消渴病日久气虚阴耗,气虚则血运无力,阴虚则精枯血燥,进而导致瘀血内停,虚热内生,进一步发展到阴阳两虚。病位在肝、脾、肾。治疗应以益气养阴、健脾固肾为主,兼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笔者据此自拟滋肾汤治疗。滋肾汤是从育阴涵阳、调理肝脾肾着手,阻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理进程,改善患者体质。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枸杞子、生地黄补肝肾之阴,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功能;杜仲补肾阳,有调节肝肾、降血压、防衰老、壮腰膝之功;益母草活血利水、降血压、消除尿蛋白,配合淮山药、石斛、地骨皮共奏益气健脾、活血利水、育阴涵阳之功。临床观察60多例,对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有壮腰膝、益气力,稳定血压与血糖、消除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该临床观察发现滋肾汤不仅能降低早期DN患者mALB、巩固血糖值的下降,且能明显改善早期DN患者多饮多尿、腰酸乏力等临床症状,在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但目前观察的样本较小,且未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1]Raeb man J,Lev J C,Barrow B A, et al. Relative hyperpminsulinenutia of NIDDM persist, despite the reduction of hyperglycemia with insulin or sulfonylurea therapy [J]. Diabetes, 1997,46(10):1557-1562.
[2]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8-238.
[3]何燕霞.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J].医药杂志,2006,2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