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艳平,杨宇,李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出血患者早期诊断、及监测疗效、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对46例脑出血患者静脉注射99mTc-ECD 925-1110MBq(25-30 mci)15 min后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 46例患者SPECT显像出血部位均出现局部脑血流(rCBF)减少,78%(36例)有同侧或对侧大脑半球广泛性放射性分布稀疏,25例2周后复查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11例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有所缩小;有缺血灶患者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百分率)大于血流灌注减少者。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伤的功能性影像检查,能较早的诊断出损害区的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关键词】  脑出血;SPECT;脑血流灌注;功能性显像

    在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约占20%。由于CT对脑出血诊断具有特异性,脑血流灌注显像用于脑出血患者较少。而近来的研究报告表明, SPECT显像作为一种无创伤功能性的影像检查技术,对于脑出血临床治疗、检测疗效、评估预后有着很大的优越性。我们对4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局部脑血流(rCBF)SPECT检查。部分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年7月至2004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共46例,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5~77岁,平均(55.2±10.9)岁,经急诊CT证实为脑出血,所有病例中基底节出血27例,丘脑出血13例,皮质出血6例。46例患者均在急性期做SPECT检查,其中有25例在2周后恢复期做了SPECT检查。

    1.2  显像剂与显像设备  

    99mTc-ECD为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放化纯为95%以上。SPECT仪器为西门子e.Cam双探头SPECT仪,配低能平行孔通用型准直器。

    1.3  检测方法  

    在静脉注射99mTc-ECD前0.5 h口服过氯酸钾400 mg,以阻断甲状腺和脉络丛对TcO4的摄取。注射前10 min双眼戴墨镜遮光,置患者于安静状态。每位患者静脉注射925-1110MBq(25-30 mci)99mTc-ECD,15 min后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病人仰卧于断层床上,头部放于专用托架固定保持不动,OM线垂直地面,采集矩阵128×128,zoom1.0,双探头同时采集,步进采集,旋转180°,每60°处采集图像,共60帧,图像经重建后得到脑冠状面、矢状面及OM线横断面图像,每层厚2个像素,约7 mm。

    1.4  图像分析 

    图像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按常规阅片,以观察到连续2个或2个以上层面出现的放射性分布增高或减低为阳性。

    1.5  半定量分析

    在每1帧横断面图像上勾画出两侧镜像部位的感兴趣区(ROI),算平均计数,然后算出放射性摄取比值,脑出血组为病侧半球或病灶部位ROI计数与对侧镜像部位ROI计数比值(Ra),以Ra值小于0.9为阳性病灶;按Ra值将血流灌注异常灶分为缺血病灶(Ra值<0.5)和血流灌注减少(Ra值>0.5但<0.9)2组。

    血流恢复程度用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表示。

    BFCR%=(R恢复期-R急性期)/R急性期×100%

    其中R为病灶部位放射性计数与全脑放射性总计数的比值。

    1.6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脑出血患者的SPECT显像表现

    46例患者SPECT显像均出现局部脑血流(rCBF)减少,出血灶均可见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且范围远远超过CT所示区域。脑出血容易引起远离出血灶的同侧、对侧大脑半球和对侧小脑缺血,病例中36例(78%)在局限出血基础上有双侧大脑半球广泛性放射性分布稀疏,其中基底节出血患者中82%(22/27例)有广泛性血流灌注减低,丘脑出血77%(10/13例)、皮质出血2/6例有广泛性血流灌注减低。

    基底节和丘脑出血易引起失联络,且范围较大,以额叶、颞叶发生失联络现象最常见,其发生率为66%(30例),其次为对侧小脑20例(43%),枕叶7例、顶叶4例。

    2.2  复查病例恢复期的SPECT显像改变

    2周后恢复期复查的25例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中,11例放射性分布减低区的范围有所缩小,12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灶有扩大,1例因躁动检查失败。复查的25例病例中,出现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现象者有12例,占48%,比较2次显像图,有7例CCD现象改善或消失。

    2.3  患者的Ra值

    患者Ra平均值为0.544±0.150,其中有缺血病灶者(Ra值<0.5)占54.3%(25/46),血流灌注减少(Ra值>0.5但<0.9)占45.7%(21/46)。

    2.4  复查病例的BFCR值比较

    25例复查病例中,除1例病灶扩大BFCR值为-17%,1例因病情加重躁动而使检查强迫中断外,有缺血病灶者在恢复期病侧半球的BFCR绝对值大于血流灌注减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颅内出血(ICH)缺乏有效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对脑出血的神经损害机制没有完全了解[1]。脑损害在没有形态学改变时CT不能测出其异常,而核素脑功能显像能比CT、MR更早的检测出损害区功能的异常[2],为早期临床选择适当的脑出血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帮助。

    Ishii等研究发现壳核出血患者在出血后双侧半球血流灌注均减低,以出血侧明显,1月后出血侧达最低而健侧已开始逐渐恢复,部分患者1年后患侧半球血流量仍处于低水平[3]。我们对46例患者进行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表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全脑血流灌注均有降低,除出血部位有局限性脑血流灌注减少外,大多数(78%)SPECT脑显像血肿周围病变范围往往较CT大,累及范围也远远超出血肿所在的脑组织。在25例2周后复查病例中,有56%(14/25)病例血流灌注改善不是很明显,说明脑出血后脑血流量下降就已迅速产生,且累及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

    另一脑功能显像的现象是脑出血患者多存在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现象,脑血流下降的范围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以基底节和丘脑引起失联络范围最大,其发生率也高。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因为通过这些区域上下行纤维较集中,向皮层投射范围较大所致[4]。其中报告最多的是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本组中有20例出现CCD现象占43%,7例恢复期CCD现象有改善或消失。这可能是血肿使皮质-脑桥-小脑通路受损,导致传到小脑冲动减少,引起血流和代谢的降低[5]。这能在SPECT代谢上显像,却难以被CT或MRI发现,给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复杂症状和体征提供合理的解释?熏并通过观察在病程中CCD现象可以改善或消失在病程中,对病变转归能较好预测。

    25例重复检查动态脑血流灌注病例中,11例脑血流灌注改善病例均有明显缺血病灶(Ra值<0.5),在急性期两侧半球血流灌注均下降,以病侧更为明显,恢复期病侧半球恢复程度大于健侧,有明显缺血病灶患者急性期病侧半球血流灌注下降明显,所以在恢复期局部脑血流BFCR值大,恢复程度也大,这11例患者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症状均基本好转,与临床转归相符。说明在ICH患者血肿周围存在着一定的血流量减少的损害区即“半影区”有可能是可逆的,这些区域经过各种积极的有效治疗后其神经功能是可以恢复的[5]。了解缺血与病情的关系有助于在治疗时,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手段挽救缺血区,从而改善缺血状态,尽快恢复其神经功能。

    脑血流灌注的SPECT显像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提供很有价值的临床信息,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核素显像将同时获得解剖和功能图像,在临床将应用更广泛。

【】
  [1]Sodium MS,Frnandes HM,Arene NU,Woodridge TD,Fenwick JD,Mendelow AD. Changes in cerebral blood flow as measured by HMPAO SPECT in patients following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cta Neurochir Suppl,2000,(76):517-520.

[2]Hayashida k. Usefulness of SPECT images in helping radiologists understand brain diseases. Nippon Igaku Hoshasen Gakkai Zasshi,2001Apr,61(5)?押208-214.

[3]Ishii R,Takeuchis,Ohsugi S,et 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putam intalhemorrhage using 133Xe inhalation method. Neurol Medchir(Tokyo),1982,22(10)?押813.

[4]刘新通,詹国华.自发性脑出血局部脑血流SPECT显像研究.中华核医杂志,1997,17(1)?押49-50.

[5]宋文忠,陈明曦.脑血管疾病患者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J].四川医学,1988,19(2):112-113.

[6]Sodium MS,Frnandes HM, Woodridge TD, Fenwick JD, Slomka P, Mendelow AD. Reversible ischemia arou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押a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tudy.J Neurosurg,2002,96(4)?押73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