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其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12月3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22例,占58%;会阴深Ⅱ度裂伤者5例,占13%;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2例,占5%;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2例,占5%;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8%;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11%;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33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5例。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原因;预防;护理

一般产妇在产后4~6h内就能自行排尿,如产后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产妇分娩后产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1]。如处理不及时,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不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加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为降低产后尿潴留,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2007年1—12月本院妇产科尿潴留患者进行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2007年1—12月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82例,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4.5岁。

    1.2  方法  将膀胱潴留大量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自行排净定为尿潴留,682例中产生尿潴留38例,发生率5.57%,将发生尿潴留的38例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时间,发生在产后6~10 h者33例,占86.84%;产后2 h后第1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5例,占13.15%;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22例,占58%;会阴深Ⅱ度裂伤者5例,占13%。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2例,占5%;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2例,占5%;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8%;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4例,占11%。

    3  讨论

    3.1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3.1.1  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 、妊娠末期孕妇的膀胱、尿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阴道检查使充血水肿加重,第二产程延长,原先受胎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肌进一步充血水肿,再加上屏气时腹压骤增,膀胱内压力明显上升,可致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两者的协同失调而致尿潴留。

    3.1.2  精神因素  有会阴侧切或会阴裂伤而行缝合的产妇,因惧怕伤口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以致膀胱过度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3.1.3  尿道黏膜损伤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对正常分娩认识不足,对于排空膀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配合,致过早发生尿潴留而导尿,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行导尿者,因充盈的膀胱受胎先露压迫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而工作人员若经验不足或操作不够轻柔,致使尿道黏膜损伤,产后易发生尿潴留。

    3.1.4  充盈感减弱无尿意  由于孕期体内水分大量蓄积,而产后躯干下部静脉回流受压解除致产后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快,但膀胱充血水肿充盈感减弱而无尿意,也增加了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机会。

    3.1.5  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等药物,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

    3.2  与护理

    3.2.1  预防  医护人员要时刻陪护产妇,对产程中发生尿潴留而导尿者,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尿道黏膜,应在宫缩间隙时左手下压或上推胎头,右手持尿管缓缓插入。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程延长,纠正产妇的一般情况,以免产妇过度疲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和反复导尿,以防外阴尿道水肿。

    3.2.2  心理护理  加强产前宣教,使孕妇正确认识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解释产前排空膀胱的重要性,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助产者。产后及时督促产妇排尿,按压宫底,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对因惧怕疼痛或伤口裂开而不敢排尿者,应安慰鼓励患者,向其解释会阴及尿道口的解剖位置,使其认识到排尿不影响会阴切口且能促进宫缩的好处,增强其信心,克服紧张心理,使患者在精神松弛情况下,在产后2~5 h内完成首次排尿,可以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3]。

    3.2.3  诱导排尿  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多饮开水,采取舒适排尿,利用蒸汽诱导排尿(病人取蹲位将盛有1/2开水的水盆置于病人会阴部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或让其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外阴使其产生条件反射而排尿。对第一次排尿有残余者,应说服产妇白天每2~3h排尿1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同时轻轻用手顺时针按摩下腹部,达到促进排尿的目的,直到排尽残余尿。

    3.2.4  药物治疗  如膀胱充盈明显,经上述方法无效,可采用药物治疗:(1)肌注新斯的明0.5mg或氨甲酰胆素钠0.25mg,刺激膀胱收缩,促进排尿。(2)用开塞露纳肛:取开塞露1~2个,产妇取侧卧位,剪开开塞露的封口,逐个将开塞露全部挤入肛门,嘱产妇忍耐3~5min,在便意急迫时方可下床,取舒适蹲位,在排便时一并用力,小便可随之而出。开塞露是一种通便剂,内含50%甘油等,由于高渗刺激肠壁而引起排便反射和润滑肠壁的作用,数分钟内即可排便,促使神经反射,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易接受。

    3.2.5  腹部热敷按摩   (1)应用热水袋内盛60℃~65℃热水,装入布套。(2)部位:膀胱区。(3)方法:首先对排尿困难者做解释工作,嘱产妇平卧,双下肢伸直,热水袋横放于耻骨联合上四横指处,范围即膀胱区部位,轻轻上下推转,时间15~30min,便于顺利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则可再热按摩1~2次。热按摩疗法,操作简便,不需器械药品,产妇易接受,可减少尿潴留发生率。

    3.2.6  穴位按摩法  (1) 操作者站在产妇的右侧,用右手中指端对着产妇的终极穴位(腹正中线脐下4寸),示指和无名指的指端对着气冲穴(耻骨上方正中线旁开2寸),以上3个穴位用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5min,然后用手掌轻压膀胱,嘱产妇排尿。(2)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区3~5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

    3.2.7  导尿  如以上方法都无效,应在严密无菌操作下安置导尿管。导尿同时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活力碘棉球会阴擦洗,每日2次,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空,可作间歇性引流夹管,每4h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以免引起慢性尿潴留。第一次放尿时不要太快,不要完全放空,防止膀胱内压力骤然下降,引起黏膜血管破裂而出血。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减少尿路感染。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治疗与护理,3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并痊愈。在产褥期护理中,我们把产妇产后排尿作为交班的重点内容,并对产妇做好宣教工作,使产妇对产后排尿引起重视,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2008年,产后尿潴溜已降至5.1%。

【】
  1 金茶花.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5,02:54.

2 赵显芳,孙悍英,李华.浅谈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03:022.

3 沈曲,李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3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