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治疗方法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王小军 王宝虎 沈新云 徐龙

【关键词】  肩胛骨 骨 折 方法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5%~1.0%,占肩部骨折的3%~5%,其往往由后上或侧上方的直接冲击力所致,90%的患者会发生联合损伤[1]。以往多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诊断技术、内固定材料的,采用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者增多,以减少保守治疗所引起的肩关节外展疼痛及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我院2002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的49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肩胛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35例,女14例,年龄16~67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11例,直接暴力打击伤9例。左侧19例,右侧23例,双侧7例。合并伤:腋神经损伤3例,肱骨骨折4例,同侧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共15例,多发肋骨骨折9例,血气胸4例。49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其中47例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Hardegger骨折分型标准[2]:肩胛骨体部骨折30处,肩胛颈骨折14处,盂缘骨折3处,盂窝骨折4处,肩峰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5处,喙突骨折3处,49例患者共涉及62处肩胛骨骨折。

  2 治疗方法

  2.1 非手术治疗 共17例,肩胛骨体部骨折粉碎严重无法内固定4例,肩胛骨上缘或外缘骨折10例,喙突尖骨折3例;17例因骨折移位<5mm,骨折块未损伤周围重要组织,而给予颈腕吊带、三角巾或外展架制动。同时根据中医骨折损伤三期内治法,早期活血理气,中期调和气血,后期补益气血治疗。4~6周后开始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锻炼,首先作钟摆样运动, 随后增加运动范围,6周后行X线检查,证实骨折骨性愈合后解除外固定,继续进行ROM锻炼,活动度改善后进行肌力训练。

  2.2 手术治疗 共32例。因骨折移位明显,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于伤后2~20天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其中前方入路5例,用于处理喙突和盂缘前部骨折;后方入路20例,用于处理肩胛盂后上方骨折、盂窝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和肩胛体上、外方骨折及部分肩峰骨折;外侧缘入路4例,用于处理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肩胛体外侧骨折及肩峰骨折;前后联合入路3例,用于处理肩峰、喙突、锁骨及肩胛颈的联合损伤等。尽可能解剖复位,必要时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其中肩胛骨体部骨折与肩胛冈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而肩胛盂缘骨折、外科颈骨折、解剖颈骨折均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术中行X线检查,如骨折复位良好,逐层缝合,置负压引流管。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保护,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被动肩关节活动度练习和非负重的主动外展、上举等功能锻炼,同时也给予中药治疗。6~8周后即可逐渐开始完全范围的功能锻炼。

  3 结果

  本组49例,手术组失访3例,其余46例获随访3~3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1周。根据Hardegger等[2]功能评定标准:优:肩关节活动不受限,肩周无疼痛,外展肌力V级;良:肩关节活动略受限(外展功能丧失<30°),剧烈活动时肩周偶有疼痛,外展肌力Ⅳ级;可: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外展功能丧失30°~40°),日常活动及剧烈活动时肩周疼痛,外展肌力Ⅲ~Ⅳ级;差: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外展功能丧失>40°),肩周严重疼痛,出现骨性关节炎或关节强直。保守治疗17例中,优9例,良5例,可3例,差0例;手术治疗32例中,优17例,良7例,可5例,差0例,失访3例。本组保守治疗优良14例,手术治疗优良24例,总优良例数38例。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 论

  肩胛骨骨折大多与高能量、多系统损伤相伴发生。传统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有些肩胛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后会遗留肩关节僵硬、疼痛、活动障碍等后遗症。近年来对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3],以致出现过度手术的倾向,因此,肩胛骨骨折的治疗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4.1 治疗方法选择 肩胛骨骨折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和防止远期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发生。肩胛骨周围有较多肌肉包绕和丰富的血液供给,特别是肩胛骨体部,其前后面的肌肉对骨折起着“夹板”样的作用。因此肩胛骨骨折多数移位较轻,可采用保守治疗,例如应用颈腕吊带悬吊或外展架固定。

  肩胛骨骨折多合并多发伤,而且合并伤的病情往往较重,应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能耐受手术时方可进行手术。对于影响盂肱关节的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不仅能够恢复肩盂关节面的平整,更重要的是通过切开复位,恢复作为肩胛带重要组成部分的肩胛骨的解剖结构,并由此恢复肩关节周围肌肉正常张力和肩胛带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4]。 一般宜在伤后1~2周内手术,超过3周的肩胛骨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即使手术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不主张手术治疗。

  4.2 手术指征 ①体部骨折移位明显或体部外缘骨折刺入盂肱关节,影响关节活动;②肩胛颈骨折移位≥10mm和横断面、冠状面成角≥40°,或合并有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superia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损伤;③喙突骨折合并喙肩韧带或喙锁韧带损伤,出现分离移位或压迫血管神经;④肩峰骨折下陷5~8mm,影响肩袖功能及肩峰下关节活动;⑤肩胛冈骨折5~8mm或粉碎性骨折影响冈上下肌正常滑动;⑥盂缘骨折累及盂窝前部1/3或后部1/3并移位>10mm或合并肱骨头脱位、盂肱不稳;⑦盂窝骨折关节面台阶移位>5mm或合并SSSC损伤;⑧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血管神经损伤、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功能障碍;⑨肩胛骨开放性骨折。

  4.3 功能锻炼 保守治疗的患者因早期骨折不稳定,需外固定4~6周,X线显示有原始骨痂形成后再开始肩部功能锻炼,同时配合中医三期用药有利于骨折的恢复。手术内固定患者,只要内固定牢固,术后3~4天即可开始功能锻炼。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预后多存有不同程度的患肢外展或上举功能受限,多为受伤时或术中损伤肩袖所致。因此,功能锻炼时更应注意外展及上举功能的锻炼,可采用手指爬墙法及箭步云手法锻炼肩关节的上举及外展功能。

【】
    1 Cole PA.Scapula fractures.Orthop Clin North Am,2002,33(1):1?18

  2 Hardegger FH,Simpson LA,Weber BG.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capular fractures.J Bone Joint Surg Br,1984,66(5):725?731

  3 贾 健.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2003,23(2):100?104

  4 Khallaf F,Mikami A,Al?Akkad M.The use of surgery in displaced scapular neck fractures.Med Princ Pract,2006,15(6):44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