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丁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20例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舜兰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0%~80%[1]。既往临床上常用的宫缩剂主要为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结合子宫按摩,仍时有效果不佳者,此时只能用宫腔填塞纱条、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甚至切除子宫等方法止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本次研究采用氨丁卡前列素注射液(Hemabate)2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东阳市人民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大出血的52例产妇,均排除因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产后出血。年龄为23~33岁,平均(26.82±3.26)岁,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34例;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17例、阴道分娩后发生大出血35例;有妊娠并发症者45例:前置胎盘9例、疤痕子宫9例、巨大儿6例、双胎12例、重度子痫前期死胎胎盘早剥6例、胎盘粘连植入3例。所有患者产后出血均在800ml以上。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26.65±2.98)岁,其中剖宫产10例、阴道分娩22例、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者27例;治疗组20例,平均年龄(27.08±3.26)岁,其中剖宫产10例、阴道分娩22例、有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者27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对照胎儿娩出后,若出血较多,剖宫产常规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滴注20U,阴道分娩者肌注催产素20U。经上述处理后仍有出血者,给予按摩子宫,口服或肛塞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并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治疗组胎儿娩出后,若出血较多,剖宫产术时出血者,直视下宫体肌层进针,回抽无回血,注入氨丁卡前列素(Hemabate,250 μg/ml,由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生产)250μg;根据效果,可重复使用及给予按摩子宫,每次间隔时间为15min以上。阴道分娩者发生出血者,给予臀部肌肉深部注射氨丁卡前列素250μg;根据效果,也可重复使用,每次间隔时间为15min以上,总计量不超过2mg[2]。

  1.3 出血量的测定

  剖宫产术中或分娩时的出血量测定采用容积法+称重法+目测法相结合[3]。容积法是用专用血液收集器收集血液,再用量怀测量失血量;称重法是采用干敷料吸血称重,方式为失血量=(湿敷料重-干敷料重)/1.05;目测法是目测其它如地上或被褥上无法称重的失血量×2;术后或产后用专用卫生巾吸血,采用称重法,计算公式同前。

  1.4 疗效判定

  显效:经上述处理后15min内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重复处理后30min内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减少;无效:多次处理后,子宫仍无收缩征象,仍继续出血,需手术干预者。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Ridit分析。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反复处理,产后2h的出血量为(1315.41±411.27)ml;而氨丁卡前列素治疗组,产后2h的出血量为(1068.80±291.50)ml。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

  2.2 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P<0.05)。

  本组病例无一例死亡,但对照组有3例产妇,治疗组有1例产妇,经反复处理疗效均不佳,在产后24h出血量达4000~5000ml,遂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2.3 药物副反应

  20例产妇在使用氨丁卡前列素的过程中,有1例出现颜面潮红,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均在4~6h内缓解,其余产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子宫收缩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基本处理原则。但是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欠佳,尤其是在产前就已经使用催产素促进产程及分娩者,即使加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后仍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此时产后出血量往往较大,呈难治性。既往研究表明,子宫收缩的动因来源于内源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在两者的作用下,血小板大量凝集,形成血凝块,有效堵塞胎盘剥离面的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5]。

  氨丁卡前列素是天然PGF2α的合成类似物,15-羟基用甲基取代后,可对抗15-羟脱氢酶对它的灭活作用,使半衰期延长,生物活性增强,从而使用药剂量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显著减少。该药物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可软化和扩张宫颈,近些年来,氨丁卡前列素已用于中期引产和由于宫缩乏力导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5]。本次研究显示,对于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与常规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治疗相比较,使用氨丁卡前列素的可能更为有效(P<0.05),与罗力冰等[1]和Dildy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氨丁卡前列素和催产素等药物具有协同作用,能更为有效地控制产后大出血[7]。但是,对于多次重复使用上述药物无效时,仍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
  
  氨丁卡前列素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它对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有关,有腹泻、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发热等,一般是暂时性的,治疗结束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唯一禁忌证是过敏,当患者有哮喘时也不宜使用。

  综上所述,氨丁卡前列素用于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上使用。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有限,亦非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观察,这一点尚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
    1 罗力冰, 郭莉丽. 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 妇幼保健, 2007, 22(3):406-407.

  2 Morey SS. ACOG releases report on risk factors, causes and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J]. Am Fam Physi-cian, 1998, 58(4):1002-1004.

  3 林建华. 如何正确估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5):260.

  4 潘学田. 中国进口药物手册[M]. 北京:北京技术出版社, 2001. 229-230.

  5 尹保民. 应用欣母沛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J]. 国外医学. 妇幼保健分册, 2004, 16(2):123-124.

  6 Dildy GA. Postpartum hemorihage:new management options [J]. Clin Obstet Gynecol, 2002, 45(2):330-344.

  7 谢家凤, 刘健玲, 李莉芳, 等.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42例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22):3149-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