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宁Ⅰ号治疗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心悸宁Ⅰ号/应用;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药疗法;山茱萸;老年人
心悸宁Ⅰ号是我院黄永生教授多年来研制的效验方,临床用于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神经症,疗效显著。
1 对象与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及《内科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关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标准,并以≥60岁为入选病例,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心悸中肝肾阴虚的标准。
1.3 一般资料 治疗组72例,男23例,女48例,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54例,男17例,女37例,平均年龄65岁;安慰组41例,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例。偶发室性早搏:治疗组12例、对照组9例、安慰组8例;窦性心动过速:治疗组22例、对照组17例、安慰组14例;其余均为正常心电图,具有可比性。
1.4 观察方法 治疗组给予心悸宁Ⅰ号(熟地黄、山茱萸、百合、合欢、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青皮、枳壳、丹参、炒枣仁、夜交藤),水煎取汁150 mL,日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谷维素20 g,日3次;安慰组为非药物治疗,给予心理安慰,了解病情,解除负担。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变。
1.5 疗效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
2 结果
2.1 3组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2.2 3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2.3 3组总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3。
3 讨论
心悸宁Ⅰ号方中熟地黄、山茱萸为君;臣取百合、合欢、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蛎,共起到滋阴宁心、镇静安神之功,并可导引心阳下潜使之归藏于阴;佐使炒枣仁、夜交藤养阴安神,宁心除烦;由于肝失疏泄,肝经受损,使肝气郁滞,气滞而血瘀,故佐以丹参、青皮、枳壳理气化瘀,疏通肝气。本方共达镇静、耐疲劳、镇痛之功效[1-2]。
表1 3组主要症状疗效结果比较(略)
表2 3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比较(略)
表3 3组总疗效结果比较(略)
【】
[1]张育彬.生脉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NO、VEGF及hs-CRP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9-40.
[2]程洪燕.心舒合剂合西药心脏神经官能症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