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浴治疗高血压病36例观察
【关键词】 高血压病;药浴;阴虚阳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临床研究72例均为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7月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1-2],随机分为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治疗前血压、中医证候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拜新同(德国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国药准字J20040031)30 mg,日1次口服;夏枯草30 g,川牛膝20 g,茺蔚子15 g,当归10 g,红花5 g,肉桂5 g,纱布包裹,浸入温水中早晚各1次泡脚,每次20-30 min。
1.2.2 对照组 拜新同30 mg,日1次口服,同时给予温水早晚各1次泡脚。每次20-30 min。4周为1疗程。
1.3 观察及检测方法 血压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略)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2。
2.3 两组血压疗效比较 见表3。
3 讨论
中医认为,肝肾阴阳失调是高血压产生的内在基础,其发生多与阴虚阳亢有关,病机关键是毒伤血络,而毒的产生是由营气不畅所致,本着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以调整肝肾、化瘀通络为主,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达、除毒降压的目的[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略)
表3 两组血压疗效比较(略)
方中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滋阴潜阳,通络散结之功,其滋阴潜阳用以纠正高血压之阴阳失衡,而通络散结恰以调畅营气以散毒,是该方之君药;川牛膝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之功,为臣药;茺蔚子滋补肝肾之阴,活血通络;当归助君药补血养阴,同时活血通络,红花化瘀通络助营血畅通;肉桂引上亢之阳下行,该4味均为佐使药。全方具有滋阴潜阳,活血通络之效,使肝肾阴阳平衡,气血畅通,营行毒除而降压。
研究表明,血瘀证存在于高血压病的全过程并影响其发生,因此在辨证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高血压病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作用,又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微循环及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等作用,减轻和阻断高血压病的中间环节,达到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亦与《内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以致和平”的指导思想相吻合。 高血压病需长期服药,往往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中药药浴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为高血压病患者开辟一条新的治疗途径[2-3]。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医药出版社,2002.
[2]吴 辉,冼绍祥,黄衍寿.血管活性物质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J].四川中医,2000,18(19):11.
[3]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3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1,33(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