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补血作用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军鹏,陈晓光,朴宪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研究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的补血作用。方法:用放血法造成缺铁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及血清铁含量的影响。结果:鹿茸口服液可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及血清铁含量。结论: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具有补血作用。

【关键词】  鹿茸口服液;缺铁性贫血;补血作用;小鼠;实验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厅资助课题(2007-08)
   

 鹿茸口服液由鹿茸、人参、五味子等中药组成,是一种新型补铁剂,具有收敛固涩,补血益中之功效,我们的研究证明鹿茸、五味子对老年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1-2]。本文研究鹿茸口服液对小鼠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20-24 g,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动物室提供。

  1.2  药物  鹿茸口服液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提供。将鹿茸、人参、五味子等中药水煮3次,过滤,滤液浓缩,烘干,制粒,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含生药0.4  g/mL混悬液,在-4℃保存。

  1.3  模型制备  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鹿茸口服液高、低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首先检测小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含量[3],后参照体重及全血量用摘眼球法放血,首次放血量约为全血量的25%,以后各次均为15%,隔日1次,共3次,放血后复查RBC、Hb及血清铁含量,用此方法造成的贫血小鼠可作为缺铁性贫血模型小鼠。

  1.4  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高剂量组4.0 g/kg,低剂量组2.0  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第3、7、1 5、28 d,取血测RBC和Hb值。于第28 d,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清铁含量。

  2  结果
        
  于给药后第3、7、15、28 d,取血测RBC和Hb值,结果见表1、表2。于第28 d,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清铁含量,结果见表3。由表1可见,给药后第3、7、15 d可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小鼠Hb含量;由表2可见,给药后第7、15 d可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小鼠RBC数量;由表3可见,给药后第28 d可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小鼠血清铁含量。

  表1  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血红蛋白值的影响(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2  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红细胞值的影响(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3  讨论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或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最为重要。贫血大致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失血,造血物质缺乏)、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其中缺铁性贫血是最多见的贫血,在婴幼儿和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中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铁的摄入量不足、吸收不良及失血,失血是其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4]。
        
  本实验研究证明,用放血法造成贫血小鼠可作为缺铁性贫血小鼠模型,鹿茸口服液可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小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及血清铁含量。表明鹿茸口服液对缺铁性贫血小鼠具有补血作用。

【】
    [1]陈晓光,常一丁,崔志勇,等.鹿茸提取物对老年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2):17.

  [2]陈晓光,崔志勇,常一丁,等.五味子提取物对老年小鼠衰老指标的影响[J].老年学杂志,1991,1l(2):112.

  [3]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29.

  [4]陈灏珠.内[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