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6例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好转1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7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6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较好。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异烟肼;利福平;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应用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胸膜病变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笔者于2003~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结核病学》[1]有关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经X线摄片、B超、胸水检查证实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并排除恶性、脓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9个月。对照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痨药治疗,并配合常规穿刺抽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20 g,大枣15 g,百部10 g,柴胡10 g,莪术25 g,赤芍20 g,白术15 g,茯苓20 g,桑白皮10 g,甘草6 g。胸痛者加延胡索20 g,香附10 g;腹胀者加大腹皮15 g,枳壳6 g。两组疗程均为15 d,记录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吸收,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胸腔积液减少;未愈:症状、胸腔积液均未改善。
2.2 效果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菌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胸膜炎, 根据胸膜内有无渗出液分成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而渗出性胸膜炎是最常见原因(约占55%)[2]。西药常规治疗,胸水蓄积不易吸收,治疗后容易出现胸膜肥厚黏连,包裹性积液。根据其胸胁胀痛,咳嗽加重,呼吸气急等临床特点,本病属于中医悬饮范畴,其发病机理为阳虚阴盛,水液输布失调,停积胸部为饮所致。治宜温阳泻肺逐饮为法,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其中葶苈子辛苦寒,下气行水,既能利小便,又能泻大便,泻水之力较强,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百部养阴杀虫;柴胡疏肝护肝,可减少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莪术、赤芍可减少纤维素渗出,防止黏连,使胸膜黏连程度包裹性积液明显减少[3];白术、莪术、茯苓健脾护胃利水,可减少胃肠道反应;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甘草、大枣养胃和中。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泻肺利水之功。
临床观察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在改善结核中毒症状方面疗效较好,能有效防治抗痨药物的副作用,保护肝肾功能,提高治愈率。
【】
[1]谢惠安,阳国态,林善梓,等.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8?327.
[2]谢灿茂.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80.
[3]卜长武,王东荣,郭文来,等.莪术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