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作者:郑立文,段英春,陈立忠
【摘要】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功能性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参松养心胶囊3粒,3次.d;对照组:普罗帕酮(心律平)150mg,3次.日,疗程均4周。治疗前后常规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按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心电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室早疗效确切,避免了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的副反应。
【关键词】 功能性室性早搏;心悸.中医药疗法;@参松养心胶囊.临床应用
功能性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往往主诉症状重,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又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1] ,病人对治疗依从性差,临床上医生处理起来亦感棘手。本文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6月~2006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69例,其中男20例,女49例,年龄21~50岁。病例选择:(1)由劳累、紧张、情绪变化、酗酒等原因诱发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00次.h)[2] ,伴心悸、胸闷等症状;(2)经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等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排除病例:(1)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2)由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3)危重症及多器官衰竭患者并发的室性期前收缩。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岁);心律平对照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岁)。两组一般情况、发病原因、各项检查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心律平每次150mg,每日3次;疗程均4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4周时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3] 。(1)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室性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90%;有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90%;无效: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或无变化。(2)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心电图疗效改善情况比较(略)
注: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改善情况比较(略)
经参松养心胶囊,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3 副作用 两组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服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减量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功能性室早的发生多伴有精神因素,年轻病人尤其女性病人占大多数,表现为主诉症状多、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往往感觉自己病情很重甚至有突然死亡的可能。因此,反复多次各家就诊,当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则心理负担更重,甚至焦虑恐惧并存,临床医生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 的预后大多良好,原则上不需特殊药物治疗[4] ,尤其不宜使用不良反应多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当祛除诱发因素后室性期前收缩仍较多,并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则需干预治疗。我们常常应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平,大多数病人心律失常可有效控制,但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5] 的结果表明,使用Ic类药物虽然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由于副反应较多使临床医生有所顾忌。参松养心胶囊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集补、养、敛三法并用,多用途、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治发病之本,配以桑寄生补宗气助心气,配山茱萸、酸枣仁养血安神,上药合用补络中气血;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和人参益气活血通络;佐以黄连清心安神,龙骨重镇安神。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具有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改善心肌细胞代谢、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纠正室早的目的。
本研究表明两组药物治疗功能性室早的疗效相当,但对缓解症状参松养心胶囊优于心律平,且未发现有副反应,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期前收缩确有良好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1]赵秀丽,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干预模式的转变[J].医刊,2002,9(37):26-27.
[2]叶任高,主编.内[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
[4]张海澄,佟光明.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0):775.
[5]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erssion Trial(CAST)Investigators.Preliminary report:effect of encainide and flecainide on mortality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arrhythmia sup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g1J Med,1998,32(6):40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