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56例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治以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对照组46例,治以心得安、阿斯匹林口服。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40.1%,3年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总有效率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滴丸合芪加生脉饮治疗心肌缺血预后良好。
【关键词】 心肌缺血.中医药治疗;@丹参滴丸.临床应用;@芪加生肌饮.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2例中,保健查体68例,门诊34例,平均年龄(48±8.3)岁,排除β受体高敏症、心肌病及药物等引起的缺血性改变。
1.2 诊断依据 (1)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2)心电图具有下列3项中的2项者:①常规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0.1mV,或伴有T波倒置;②心电图踏车分析运动试验(次极量)中出现典型心绞痛,或运动中、运动后ST段呈水平或上垂型压低>0.1mV,持续0.085以上,如原有ST段压低者,运动后应在原基础上再压低0.1mV,运动中血压下降;③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1] ,阳性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心得安10~20mg,日3次口服;肠溶阿斯匹林75mg,日1次口服;3月为1疗程。缺血无改善者,改为钙拮抗剂硝苯地平10mg,日2次口服,每年服药6个月以上。
2.2 治疗组 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10粒,日3次口服;芪加生脉饮:黄芪10g,刺五加10g,党参30g,人参6g,麦麦30g,五味子6g。1剂水煎2次,取汁混匀浓煎500ml,100ml早晚分服,疗程同上,每年坚持服药6个月以上。
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观察期间,每3个月复查对照ECG及临床变化,凡治疗中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及猝死等之一者为无效;3年内无心绞痛发作及缺血型ST段加深者为有效;5年内缺血型ST改善或消失,且无以上症状发生者为显效。
3.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
4 讨论
笔者认为,心脉气虚致血脉瘀阻是SMI的主要病理。故丹参滴丸活血化瘀,理气宽胸。自拟芪加生脉饮,以益气养阴来增强心肌及冠状内皮细胞代谢,保护细胞功能,而解除冠脉痉挛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发病环节。其机理可能为:①提高机体适应性:人参、刺五加等“抗机体功能的紊乱,起调节作用,使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能使人们对内外环境保持高度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可改变一般应激过程,起到抗应激作用”。②增强心肌代谢及细胞保护作用:临床实践发现,对缺血的心肌再恢复血液灌注时,往往发生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毛细血管破裂、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内钙积聚和细胞阻塞,同时还发现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引起一系列心脏结构、功能、代谢的严重损害。故“单纯恢复血流不足以治疗心肌缺血,还需要同时采取细胞保护措施”。人参提取物能促进糖代谢,并能促进蛋白质RNA、DNA的生物合成;刺五加可促进mRNA的修复与6-磷酸的合成调节及蛋白、脂肪酸的代谢,从而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消除心肌细胞的非同步除极和延迟传导的生物电活动,使电势不稳定得以改善,生脉饮通过促进缺血心肌合成代谢和离子传递系统……参与钾、钠离子向分肌细胞内转移而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近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二醇组皂甙(PDS)的钙通道阻滞作用。③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尽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动脉局部的TXA 2 .PGI 2 的平衡失调是其主要发病环节,党参、黄芪“对聚集的血小板有明显的解聚作用”,黄芪、人参则具有“抑制TXA 2 合成,又促进或不抑制PGI 2 合成的特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可活血化瘀,促进细胞再生[2] 。
【】
[1]廖家祯.活血化瘀研究与临床[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7.
[2]罗红琳.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缺血[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14(6):3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