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安洋,马琼,林逢春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意义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97例不能耐受手术又不愿接受膀胱造瘘术的BPH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 59例下尿路梗阻症状完全消失,29例明显缓解,4例轻度改善,5例无效。结论 HIFU对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BPH患者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良性前列腺增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thods 97 BPH patients who could not tolerate surgery and unwilling to accept with bladder fistulization were conducted HIFU. Results Obstructiv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completely disappear in 59 cases, obstructiv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ease in 29, obstructiv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mild improve in 4 and obstructiv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valid in 5. Conclusion HIFU treatment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 who can not tolerate surger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non-invasive painless treatment, a significant short-term efficacy and long-term effect remains to be further observed..

  【Key words】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本中心于2006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65岁以上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9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7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65岁,无性生活要求;(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0分;(3)血清PSA<10mg/ml;(4)前列腺无明显钙化;(5)尿道无明显狭窄;(6)非神经源性膀胱;(7)无凝血功能障碍。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69岁,最大91岁,平均79.8岁,对上述患者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方式进行病情评估,评分均在20分以上,属重度症状,生活质量评分(QOL)为5±1分,病程最长超过10年,最短在2年左右,若对上述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由于病人年龄较大,一般身体状况较差,多合并2种或2种以上心脑血管疾病,手术风险大,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这种方法无须麻醉,无创伤,无严重并发症,是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1.2 仪器 治疗机型为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生产的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1.3 术前准备 超声检查并常规测量前列腺大小、血流信号以及保留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常规术前准备,注意出、凝血时间;保留导尿管,术前清淡饮食,禁高蛋白食物如豆制品;有明显肠道胀气者用0.2%温皂水灌肠;治疗前2h不再排尿并控制饮水,以防治疗期间膀胱充盈速度快而引起脱靶。

  1.4 治疗方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B超预定靶焦距并用标记笔在体表做一靶器官标记,然后取俯卧位,常规B超定位,取横切及纵切两幅图,治疗位置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周围的前列腺组织,治疗位置与HIFU肿瘤治疗系统的焦点三点重叠后行单点治疗,治疗行单点治疗模式,治疗时声强1~1.8kW/cm3,脉冲宽度100~200ms,占空时间150ms,发射次数2500~3500次,脱气水介质温度25~30℃,治疗功率在700~1300W,根据病人情况取最大耐受值为佳,每日治疗1次,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确定治疗次数,一般1个疗程需治疗5~6次,每次治疗1~2个单点,治疗全过程由机自动完成。术中有专人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征及局部反应,并给予一定心理指导。患者每次治疗后均需消炎及止血治疗,大量饮水并保持导尿管通畅,1个治疗疗程结束后前3天护理同前,后3天需扎紧导尿管,3~4h膀胱充盈后排小便1次。

  1.5 疗效评价 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大小,并在上述时间段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和残余尿量(PVR)进行测量分析,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上述数值均减少,见表1,其中59例(占60.8%)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前列腺体积、PVR、I-PSS、QOL评分比较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效果 97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9例,占60.8%,症状明显缓解29例,占29.9%,轻度改善4例,占4.1%,5例无效,占5.2%,总有效率达94.8%。

  2.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盆骶部酸胀感;13例诉有下肢放射性胀痛;6例术后出现轻度血尿,治疗结束后3~4天消失;4例出现全身不适并出冷汗,停止治疗后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未出现远期并发症如尿道狭窄等。

  2.3 HIFU远期效果 12个月后复查的病人59例,占所有病例数的60.8%,18个月复查的病人27例,占所有病例的27.8%,效果均较为理想,18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前列腺增生是指由于前列腺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前列腺体积增大,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增强的结果,目前,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明了。而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三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一般不太明显且需要长期服药,只适用于轻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但也有并发症,对于高危前列腺患者手术风险大,不能耐受手术,介入治疗方法多,也较为简单,但总体治疗效果差,再治疗率高,伴发的并发症较多,有的方法已经不再使用,因此,不断改进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泌尿外者的重视[1]。

  HIFU是近年来新的一种无创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超声波为治疗源,以不含气体的水为介质,利用高强度超声波体外聚焦后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从而使局部的温度快速升高达70~80℃,从而使组织细胞发生凝固性或溶解性坏死,最后被周围组织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目前主要应用于实体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治疗[3]。HIFU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依靠缩小前列腺的体积,利用其对压迫尿道的增生组织进行消融,使尿道周围组织坏死脱落,部分坏死吸收,解除增生组织对尿道的压迫,从而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4]。

  HIFU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首先是安全的,在本组病例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如空腔脏器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对于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拔除导尿管由于前列腺水肿而导致的尿道前列腺部狭窄从而造成尿潴留,本中心的解决方案是术后7天后拔除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期间不间断抗炎止血治疗,在这97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类似症状,重新插入导尿管并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从9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HIFU治疗后分析,HIFU对改善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前列腺体积缩小,且时间越长越明显,总有效率94.8%。超声波射入人体,超声聚焦点即肿瘤区域温度最高,通过组织及肿瘤周围组织损伤很小或不受损伤[5]。因此,进行HIFU治疗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

  总之,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特别是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术中无创、痛苦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治疗,只要掌握合适的适应证,选择HIFU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1 Lu J,Ye ZQ,Hu WL.Modified Madigan Prostectomy:a procedure preserved prostatic urethra intact.J Huazhong Univ Sci and Technolog Med Sci,2005,25(3):323-325.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508.

  3 王晖.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2003,18(8):38-38.

  4 Gelet A,Chapelon JY,Bouvier R,et al.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transrec tal focus ultrasound: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Eur Urol,1996,29:174.

  5 常淑芳,何烽.高强度超声定位损伤体子宫肌瘤的研究.超声医学杂志,2001,17: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