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郭义城,田乃宜,张武全,郭新宁,靳西勇,员科,李勇,贾明锁

【关键词】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锁骨中l/3骨折临床常见,固定方法较多,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利用钢板内因定锁骨中1/3骨折8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21~7l岁,平均41岁。均为锁骨中l/3闭合骨折,粉碎性骨折51例,斜形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17例;左侧53例,右侧27例;新鲜骨折76例,陈旧性骨折4例。车祸伤63例,坠落伤10例,砸伤7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并血气胸15例,合并肩胛骨折1l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损伤19例。2009年6月 第37卷 第3期临  床 军 医 杂 志 (Clin J Med Offic)

  1.2  治疗方法  80例均在入院2周内手术。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对其他部位合并伤给予及时必要的处理、全身情况较差者应予以支持疗法。合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应予以纠正。合并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复查X线片后进行手术。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同时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手术方法:颈丛麻醉55例,插管全麻25例,均采用平卧位,患侧肩背部加垫,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纵轴下缘取横弧形切口,显露骨折断端,整复骨折并维持位置,取普通4孔或6孔钢板适当成形后置于锁骨前下缘,让其于骨面紧密贴敷,钻孔拧入螺钉将其固定。粉碎性骨折用螺钉固定较大骨块,或用克氏针在骨块上钻孔用钢丝固定于钢板上,小的碎骨块将其连的骨膜整复后缝合,冲洗伤口,将切断的部分胸大肌浅层与其上缘筋膜缝合。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行肘关节及前臂功能锻炼,3周后行肩关节功能锻炼,8~12周复查X线片,适当持重。

  1.3  结果  术后摄X线片69例骨折解剖复位,占86.2%,80例随访6个月~2年,平  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无伤口感染,发生2例骨不连,经两次手术植自体髂骨后骨折愈合。按Lazcano肩关节评分标准,优:无疼痛,主观和客观均无力量减 弱,肩关节活动正常;良:轻度疼痛、力量减弱和活动受限;差:无论是单独还是合并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力量减弱及活动受限[1]。本组优73例,良5例,差2例。

  2  讨论

  2.1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是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骨性结构。易遭受外力发生骨折,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0%。锁骨中1/3骨折最为多见,约占锁骨骨折的75%~80%[2]。锁骨骨折的方法较多,外“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复位困难,固定时间长,活动受限,畸形愈合率高,增加了不适感,还会导致腋部压疮、上肢水肿臂丛麻痹、骨不连等并发症。克氏针固定不牢固,不能控制锁骨的旋转,易发生克氏针迁移,造成副损伤或针尾部皮肤感染,骨不连发生率高。

  2.2  手术注意事项  锁骨中段骨折在术中行骨膜下剥离时,应注意不宜操作太广泛,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钢板成形要细致,钢板长度要适中,放置钢板后,避免钢板贴敷不好,固定不牢固,缝合皮肤张力不要过大,否则易造成皮肤感染、钢板外露及骨不连的发生。对于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不能用钢丝环形捆扎,不能摘除小骨块,否则易导致局部骨质缺损,软组织嵌入造成骨折延期愈合或骨不连。本组中2例骨不连患者就是因粉碎性骨折摘除小骨块导致。

  2.3  锁骨中1/3骨折钢板内固定牢固可靠,能控制锁骨的旋转,对抗上肢旋转剪力,内外张力等应力,很好地克服纵向牵引力,有利于锁骨功能的早期建立和关节早期功能活动和功能恢复。同时也有利于恢复胸锁的外观[3]。普通钢板价格低廉,易于成形手术方法所需设备要求不高,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一些开展,不失为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一种好办法。 

【】
    [1] 侯春林,王诗波,吴 韬.锁骨外[M].此京:人民军医出社,2004:46.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68,770.

  [3] 付汉生,崔文宁,旦明清.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3例[J].骨关节损伤杂志,2003,1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