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材在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董雪云 韦健贤 梁珠明 韦瑞丽 李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材在直肠癌造口患者健康中的应用,寻找一种能让肠造口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1)用自制的健康需求调查表对60例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把肠造口患者认为最需要的健康知识以文字、图解等形式及规范的肠造口护理技术拍摄制作成多媒体教材。(2)把96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先用多媒体教材进行理论教育后再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即边护理造口边进行讲解教育的方式)。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和护士花费的时间。结果 (1)经护士2次以下指导后就能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并能自行护理造口的患者,实验组为81.25%,对照组为 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士3次以上指导才能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并能自行护理造口的患者,实验组为18.75%,对照组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用多媒体教材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节约护士的时间;(3)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材让患者能较系统、全面的掌握造口的相关知识。结论 先观看多媒体教材再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是能使患者更快的适应造口,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好方法。

【关键词】  多媒体教材;肠造口;健康教育

肠造口是由于的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做一人为开口,将近端结肠拉出固定于腹壁,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为人工肛门[1]。Miles手术是当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随着低位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须行肠造口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我国估计每年新增加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10万例[2]。造口将会长时间或永久性的跟随着患者,在患者出院前教会其护理造口是致关重要的。但目前护士在给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技术教育时,由于患者多采取仰卧位,不能直接观看到操作过程,导致患者不能直接掌握造口护理技术,而须依赖家属或其他人,有损其自尊心。此外,传统一对一的教育方式,护士须反复多次的示教造口护理过程,花费时间多,效果也不好。因此,我们把规范的肠造口护理技术及造口相关知识拍摄成多媒体教材,利用电化器材对肠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和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让肠造口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和相关知识,增强自护能力,维护自尊,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节约护士反复示教造口护理的时间,提高教育效果。

    1  研究对象

    为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结直肠肛门外科住院的低位直肠癌行Melis术的96例肠造口患者,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23~72岁,平均53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8例,两组性别、年龄和文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  法

    2.1  多媒体教材的制作

    2.1.1  路潜等研究的造口知识问卷[3],自行设计肠造口健康需求调查表,用调查表对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本病区住院治疗的60例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6~68岁,文化背景: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7例;高中及中专23例;大专本科及以上20例。调查的内容及结果见表1。表1  60例肠造口患者健康需求调查结果[n(%)]

    2.1.2  根据调查结果把患者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以文字、图片的形式连同规范的造口护理技术拍摄成多媒体教材。内容见表2。

    2.2  方法

    2.2.1  实验组  由接受过培训的护士组织肠造口患者观看多媒体教材(可反复观看),并指导患者在道具上实施操作加深认识;同时,引导患者相互沟通交流,相互鼓励,增强信心。当患者对肠造口的护理有较全面的认识后,护士再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直至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表2  多媒体教材的内容

    2.2.2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护士边为患者更换造口袋边进行讲解教育。

    2.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须护士指导的次数。②护士示范造口护理花费的时间。③患者掌握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情况。

    2.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卡方检验。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教育效果及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和表4。表3  两组教育效果对比表4  两组患者掌握知识情况对比(指导次数均为3次)[n(%)]

    3.2  护士反复示教造口护理的时间减少  护士一对一指导患者护理造口按常规每次15 min,运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健康教育,81.25%的患者仅须15~30 min就能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并能自行护理造口;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只有27.08%的患者须指导30 min,72.92%的患者则须指导45 min以上才能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及自行护理造口。

    4  讨  论

    4.1  多媒体教材更能满足肠造口患者健康的需要  从造口患者健康需求调查结果来看,患者对造口健康知识需求广泛,对各种健康知识的需求超过50%,与赵连红等调查相似[4]。大多数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自己护理造口的欲望也非常强烈。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不能直接观看到造口护理全过程,导致不能直接掌握造口的护理技术;此外,健康教育内容多而复杂,单靠护士的讲解及简单的图片不利于患者掌握;而且一对一的教育方式,护士须反复示范造口护理全过程,花费的时间过多,效果也不佳。多媒体教材为集体教育提供了方便,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患者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对增强造口患者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材收集了肠造口患者认为最需要的健康知识和规范的造口护理技术,让患者更直观地观看到造口护理全过程,感受到更全面、生动的健康教育。从表4可见,实验组患者各项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媒体教材更能满足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需要。

    4.2  多媒体教材能在短时间内让患者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并能自行护理造口  Orem自理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家Orem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5]人与生俱来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学习达到自理的需要,护理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先用多媒体教材进行理论教育后再进行一对一指导,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造口,掌握造口护理技术和相关知识。患者无须依赖别人就能自己护理造口,很大程度维护了患者的自尊。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81.25%的患者经2次以下指导后便能自己护理造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应用多媒体教材能节约护士时间,提高教育效果  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72.91%的患者须指导3次以上才能掌握造口护理(按常规每次15 min,须45 min以上)。而护士利用多媒体教材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患者对造口有一定的认识后再实施一对一的指导,81.25%的患者只须2次以下的指导就能自己护理造口(即只须15~30 min),每个患者节约了15~30 min。此外,多媒体教材更有利于指导护士实施系统的、规范的教育,从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1] 李梦樱.外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8.

[2] 万德森.我国肠造口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 415?417.

[3] 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

[4] 赵林红,冯桂容.对37例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113.

[5] Orem DE.Nursing concepts of practice[M]. Mosby year Book.Roman: Saint louis Universty,199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