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化管理模式在生产性实训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理连 时间:2014-05-28
  (二)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流程
  项目化管理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流程化管理活动。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就是将项目化管理的思想引入到高职生产性实训中,基于项目化管理和开发来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形成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标准建设在内的实训任务,实现校内实训的动态化和项目化管理。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基本路线: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发布申报通知和项目指南→项目负责人申请→校院两级评审小组评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发布立项项目→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签订合同→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组织实施→评审小组进行考核评估。
  1.严格实训项目的立项审批,形成可行性、操作性,体现先进性的项目建设方案,并由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论证确立项目。立项应与高职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整体上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相一致。项目申报指南应包括实验实训室开放项目和综合性、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技术开发;实训中心管理项目(在校企合作、低值易耗及耐用品、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等方面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探索和实施)。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为实践教学教辅人员,参加者应以实践教学教辅人员为主。立项书一般包括项目依据、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经费预算和仪器设备购置表、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的人员分工等方面内容。立项工作采取项目负责人申报,学院和学校两级审核,校领导批准。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对生产性实训的标准要求和实训总体规划,对项目的可行性、操作性、建设目标、预期效益等进行专门审批。
  2.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包括任务进展过程、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实施过程监控等方面。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生产性实训提升的过程,不等同于简单的“任务驱动”,实践教师应学会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会时间、成本、质量管理,学会沟通、分工协作,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技能。
  3.强化项目的绩效考核,可以从实践与理论的整合度、教师的参与度以及教师执行项目的结果来衡量项目化管理实训的质量,包括设备条件、实训制度、操作规程、职场文化等,实现与教师绩效考核的直接挂钩。项目验收内容以申报书承诺的建设内容和验收成果清单为准,包括实训项目开发方面;职场氛围建设方面;实训教学、开放实训中心、对外服务等组织与运行方面;规章制度建设方面。验收将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例如“量”方面承诺的任务是否全部完成;“质”方完成的建设任务是否符合生产性实训标准。
  
  三、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项目化管理配套机制化
  应成立专门的项目化管理工作小组,将实训的任务目标按先后流程分解成项目,并根据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制订并逐渐完善项目化管理相关的制度,制订完善“项目化管理办法”、“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让项目申报、评审、资助、评估更加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要在项目组与项目组之间、项目组内部建立一种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励项目组和各小组成员,以保证项目参与者能以高效率完成项目任务,进而保证生产性实训的质量。
  (二)实训任务项目化
  在生产性实训中,不是每项工作都可以转化为项目的形式来进行管理,而是应科学的专业分析,对于那些变化的,具有创新性目标而同时又受到时间、预算和资源条件约束的一次性工作特点的工作任务,可以转化为项目进行管理,其中涉及到复杂活动项目化、协调工作项目化、可解任务工作项目化、确定活动项目化等等。
  (三)实训管理教师能力专业化
  职业技术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是扩展到增强劳动者对岗位变化的适应性和跨行业的通用性上来。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对管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其不仅具有较全面的知识储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应用能力,而且能够针对不同项目团队在执行项目时所遇的实际问题,对学训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引导,以保持学生的参与实训的热情和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质量。
  (四)实训项目化管理校本化
  生产性实训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加快了学校对人才市场的反应速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性实训效率和效益,为学校培养了更多的项目化管理专业人才。但这种模式要结合各高职院校实训问题的实际,在使用这一管理模式时,要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适合本校实训特点的项目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