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资采购管理与监督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韩德峰 时间:2014-06-01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建设项目的成本,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管理与监督,是确保采购物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实现项目物资采购根本意图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物资管理经验,提出一些加强物资采购监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和同仁们共同探讨与交流。
关键词:物资采购  监督管理
        1 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行为,其最终的职能归纳起来无非是保供与创效:所谓保供就是为工程生产建设提供合适的质量和数量的物资供应,确保物资供应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既不出现停工待料也不出现积压浪费;创效就是通过各种采购手段优化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和物资流通费用,进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说,保供与创效是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根本目的。然而施工企业在实际采购工作中,往往重视保供而忽略了创效的职能,甚至是拿着保供的幌子来损害创效的作用,常见问题可归纳三类:
        1.1 价格问题
        采购价格是施工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是采购价格居高不下,采购合同执行过程中擅自提价或不合理提价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诸如2008年效能监察中发现的一例:某项目施工高峰期赶上当地水泥供应紧张,供应商趁机提出涨价,但检查中发现此项目水泥提价幅度明显高于市场水平,且在涨价时也没有遵守合同约定执行,出厂价调整时顺带连运费也同比例提高(而合同约定运费在合同期内保持不变)。
        1.2 数量问题
        项目物资采购过程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纰漏的地方就是货物验收环节,数量验收控制不严,实际交货数量存在短缺,在砂、石料等大宗物资的验收时最容易出现此类数量短缺。这可能是由于收料人员责任心不够、控制不严造成的,也有部分情况是收料员为了私利,同供应商串通一气故意为之。
        1.3 质量问题
        交货物资以次充好,或者合同执行过程中供应商偷偷降低产品质量或标准。在供应过程中降低产品标准最常见的是混凝土外加剂类产品,供货初期产品掺量能满足设计标准,供应一段时间后产品有效成分降低,掺量随之上升。比如福建某高速公路项目采购的液体速凝剂,其最初掺量是3—5%,供应半年后其实际掺量上升到11%才能满足配合比要求,这是典型的质量标准下降,直接导致物资成本上升。
        2 物资采购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价格偏高、短斤少两及质量低下等问题,有的是因为物资采购人员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或者是责任心不强、把控不严等原因造成的,也有部分是采购人员为了私己利益而同供应商串通一气,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当然也有一些是因为上级部门或建设单位干预采购、对采购部门施加影响造成的。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控制不严,监督执行不到位,物资采购业务不规范造成的。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监督管理,将有效预防物资采购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偏差,提高物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与监督的几个措施
        3.1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采购行为
        要加强物资管理各项制度建设,建立科学、严密、行之有效的物资采购供应内控体系,确保物资采购供应各项工作严格在制度约束下进行,规范行为。比较重要的管理制度有集中采购制度和采购监督检查制度。
        实践证明,分散采购是大量滋生腐败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集中采购是堵塞采购过程中各种漏洞的有效办法。集中采购可以获得了采购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它有效压缩采购和物资流通环节的层次和机构,规范物资流通渠道和秩序,减少效益流失和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在规范物资采购内控机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外部监督控制,借助其他组织、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财务监督检查、年度审计、业务专项检查等各种形式,对物资采购收料、发放、货款支付、内业资料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并予以广范围通报,防止商业腐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