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丽兰 时间:2014-06-01

   [摘要]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资产重组、跨行业兼并等企业扩张行为,涌现了众多的集团企业。集团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企业间资本的竞争与经营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资金运动的时间、空间急剧缩小,资本流动变得更加频繁。在市场经济制度日臻完善的今天,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也不断地发展完善,先后出现了会计派驻制和财务集中核算制,这些制度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集团企业的会计集中核算制也是在企业会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融会计服务和监督为一体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所采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人拟就集团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浅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 会计集中核算
  
  一、当前集团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企业集团拥有更多的管理层次和更结构化的工作活动,通常会采用分权化的形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之相适应,企业的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按会计主体进行分级核算的模式,它体现按职能层层分解,不断细化管理的思想。集团公司采取会计集中核算:集团公司根据国家会计相关制度,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统一的财务报告流程、统一的财务编码体系和统一的报表体系,以保证各子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高度以及会计报表的汇总和合并。集团公司欲借此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降低内部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规范和约束子公司的财务行为,有效地解决代理矛盾。集团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不少问题:
  1.财务管理、监督职能有所削弱
  实行集中核算后,二级或基层单位领导认为上级会计核算机构会把关,无需严格审核;单位报账员认为自己只是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收、报账的“票据传递员”;而核算中心认为自主权在单位,其职责在核算,监督有难度。于是,会计核算中心与结报单位对各自的责任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产生了“三不管”的现象。这使得集团企业进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各二级、三级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为突出,对往来款项的核对、清理有所放松。
  2.单位内部制约机制有所削弱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二级、三级单位取消了会计、出纳员,设立了“报账员”,负责单位日常经费收支,进行记账、报账,保管单位财务印章,领购各种票据,负责单位收款收据的开具收款和结报工作,使原来分别由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变为一人负责,缺少了本单位内部的制约环节。另外各二级、三级单位取消了会计、出纳后,会计审核这一关往往由基层负责人或报账员来完成,而基层负责人或报账员往往又是经济事项的经办人,缺少了本单位会计监督这一环节。会计核算中心难以或根本无法对经济事项的真实性把关,这使得内部监督显得更为薄弱。上级部门对所属单位资金或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也有所削弱。
  3.各基层单位的内控制度不符合上级要求
  实行集中核算后,集团企业对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然而一些单位除自身有一套财务账外,下属单位或非核算科室都设有财务账。这些都逃避了会计监督,成为单位超发奖金、补贴及违规支出的避风港。
  4.有可能削弱下属企业的经营积极性
  实行集团财务集中核算,对于下属公司来说,权力相对地受到了制约,如果激励机制不配套或不到位,就有可能影响其经营的主动性、积极性,轻则影响集团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重则造成人才和客户的流失。
  因此要强化管理,实现集约经营,核算集中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实现管理集中,为核算集中搭建了平台;而核算集中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管理集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