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8-16

                      韩庆峰 吴祈宗 齐延信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独立学院管课程教学质量的三大因素,研究了提高独立学院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举措,通过完善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选择或编写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有针对性的教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学 教学

 

独立学院促进了我国高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拓宽了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弥补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扩大了高等教育供给。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较好,管理与学院作为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单位,为独立学院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管理学课程又是经管类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所以经验,提高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影响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教学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而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因此,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也就主要是这三方面。下面我就从以上三方面对影响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1.学生特点

 

管理与经济学院的学生作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的组成部分,除具备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共同特点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综合起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大致有以下两个特点:(1)家庭条件较好,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2)由于管理与经济类专业较理工类专业学业任务较为轻松,是很多学生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缘由之一,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书本知识学习。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很难招到高分学生,就这一点来说,生源质量与公办高校是无法相比的。

 

2.教师特点

 

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师构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社会招聘选聘而来的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是参照民办高校的做法,采取外聘兼职老师或者是社会上已退休的返聘教师。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有魄力和创新精神,但经验不足。若是采取外聘兼职教师的话,因为不了解教师的教育背景,一时不能辨别其教学能力,从而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若是聘请那些已经退休的返聘教师的话,由于他们的知识比较老化,知识结构与的知识结构差距甚远,这样就很难有新的潜力,适应新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3.教学内容

 

管理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从事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任何将来有可能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的这门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观念,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旨是使我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程中熟练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处理冲突及突发事件等管理技巧,在最短时间内担任业务骨干甚至迅速走上领导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有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思想史、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

 

二、提高独立学院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举措

 

1.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资方面

 

独立学院应该在师资方面形成自己稳定的队伍,有自己的一批教师队伍,这样就会使得自己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齐全,有利于形成自己学院得特色。这就要增加专职老师数量,尽量控制兼职老师数量。我认为独立学院的教师招聘应从以下两方面去完善。

 

首先,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相信他们创新能力、教学能力。他们年龄与大学生的年龄差不多,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把心理学知识真正地用在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也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与时代接轨,把更新的知识教给学生。还有,年轻教师更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将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学院还应聘请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为大学生讲授创业的艰难历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就使得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师管理,应该实行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把教师队伍搞好了也可以为学生管理作一个好的榜样。

2.内容方面

 

(1)教材选择。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就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真正实现国家原先设置独立学院的初衷──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在教材选择上要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在选择教材时我们推荐选择了机械出版社乔忠主编的《管》一书,该书每章节都以案例导读形式开篇,内容相对简单,课后习题有案例讨论,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口味。另外,应该为他们量体裁衣地设置课程、教科书、书等,我们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管理与学院正在组织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是专门根据独立学院管理经济类学生特点、培养目标而编写的。教材的编排要打破传统套路,保证让应用型本科生能接受到最新鲜、最前沿的知识。

 

(2)课堂教学方式。以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受和经验而言,独立学院管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对长篇大论的说教式课堂教学不感兴趣,甚至可以用讨厌来形容。这跟前文讲到的他们的特点有很大关系: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有表达自己观点和诉求的强烈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我摸索出一些经验,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快速理解知识的内涵;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选择一个经典的案例(例如在讲解决策这一章时引入沙漠求生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亮出他们的观点,讲解精彩者予以奖励,并对他们的观点给与点评,引导学生的运用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实践教学方式。定期举办一些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管理模拟挑战赛,设定场景与限制条件,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

 

3.教学管理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因此学校一定要制定反映本校特色的管理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同时要及时听取广大师生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补充和完善。

 

(2)完善教学评估体系,进行科学管理。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型、成功的东西可以借鉴,在独立学院中不完善的评估体系将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在短期内不容易消除。其中典型的就是学生评教,在重点高校中,学生总体素质较高,给任课教师的打分中,理性是占上风的,因此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结果也是较为客观公正的。而在独立学院,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在给教师的打分中,部分同学可能是好恶占第一位,如果所有同学评分都起作用的话,评价的结果就难以预料,将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应覆盖教学的全过程,比如管理学课程期终成绩出现异常,教师、教研室乃至系领导都会作出反应,及时,进而找出原因。为及时发现教学偏离倾向,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学校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不定期的学生座谈会,教学督导组听课,同行互评等。

 

三、结语

 

作为管理类与经济类专业学生来讲,管理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

 

[1]蔡玉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林业教育.2007年06期

 

[2]董晓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6期

 

[3]课题组.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