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LB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的影响及启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燕燕 时间:2010-08-16

摘要:《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NCLB)在美国的实施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该法案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但造成了课程实践中追求公平与追求优异、学生个性与基础学习之间新的失衡,而且在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课程与测试的一致性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冲突,从而为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NCLB;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

 

Abstract: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5 years. It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s on the curriculum of Americ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y analyzing these impact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has aroused new imbalance between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excellence as well as between students’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of fundamental subjects. The article also argues that it leads to new conflicts in curriculum management, alignment and assessment and some lessons can be drawn from these imbalances and conflicts.

 

Key words: NCLB;  American schools ; curriculum practice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简称NCLB)自2002年1月8由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以来,在美国的实施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它对美国中小学的课程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试图对此作出分析,寻求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借鉴所在,以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平衡关系。

 

一、NCLB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产生影响及其分析

 

(一)课程实践出现新的失衡

 

1.公平超越优异

 

NCLB认为,尽管在中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但我们仍然没有实现教育优异的目标, 1因而它提出要让“每一个儿童都必须通过受教育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可见,追求“教育优异”是NCLB课程理念的一个方面;而“教育优异”思想是在二十年前的教育改革《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首次提出的,追求“教育优异”将把每个儿童的能力推向极限。 2所以,NCLB继承了二十年前提出的教育改革理想。凯尼斯·T·亨逊(Kenneth T Henson)就在其著作中称“NCLB是《国家在危急中》的代传物”。 3另一方面,NCLB又是二十年教育改革理想的发展。《国家在危急中》提出:在追求教育优异的同时要实现教育的公平,2但是对于此并没有操作性的具体建议。NCLB在这一点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即以AYP作为试图同时实现教育优异与教育公平的手段,强调“在美国,没有一个儿童应该落后”,1包括身心残障和不以为母语的儿童。

 

NCLB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进程中为处理优异与公平矛盾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然而事实上,目前美国很多的中小学教师和一些大学的课程研究专家都对在2014年100%的学生达到最基本的学业熟练程度指标表示怀疑。这是因为:第一,NCLB要求的是高的学术标准, 1而这些指标本身的要求并不低;第二,要无一例外地让学生都达到这样的高标准似乎是一个神话,尤其是对于那些身心残障和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 4

 

可见,从目前的课程实践看,在对待优异与公平的关系上,NCLB虽执着于优异的追求,但更注重实际的公平,由此而产生的对学校和教师的过度要求,使它在寻求优异与公平的平衡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失衡。事实上,它不是缩小了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而是潜在地扩大了这种差异。 5

 

2.基础超越个性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思想以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充分重视对美国的课程发展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又强调课程是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使倡导个性化教育成为时代的潮流。进入80年代,在个性化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突破对个性化教育的狭隘理解,认为个性化教育并不否认学生个体所需掌握的共同的基础知识。相反,个性化教育只有建立在共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个性化教育。《国家在危急中》就曾指出:应规定所有要得到文凭的学生在中学的四年中要修“五种新的基础训练”: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机科学,并且要求学校、学院和大学对学业成绩采取更严格的和可测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期望。 2

 

NCLB在学生个性发展与基础学科学习的关系上体现出对后者的极度重视:第一,它十分强调英训、数学和科学的重要性,不仅要求通过实施“阅读第一计划”和“早期阅读第一计划”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水平,要求通过建立数学和科学学科的伙伴关系及鼓励研究型大学参与这些伙伴关系来改进数学和科学教学; 1而且,如前所述,它要求每年根据课程标准测试3—8年级学生阅读和数学的学业成绩,在实践层面把对基础学科的重视推向最高点。第二,基础学科课程标准的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詹姆斯·波普哈姆(W.James Popham)认为,几乎所有州的课程标准都列出了期望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与技能,而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包含了“情感(feeling)”要素。 6

 

五年来,NCLB逐渐造成了学校和教师对阅读和数学的特别关注,与此同时,使学校和教师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其他课程,包括、外语、社会学习和等。 7更有甚者,在教学中死记硬背多过富有创造力的教学。 8尽管国内有许多的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认为其他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重要,但是NCLB影响下的课程实践强调基础──而且是有限的基础。可以说,这一现实超越了注重儿童个性发展的传统,从而使课程领域中基础与个性的矛盾关系产生了新的不平衡,导致有学者认为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倾向。 7

 

(二)课程实践出现新的冲突

 

1.集权与分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NCLB法案前所未有地强化了联邦政府在教育事务中的角色。1958年《国防教育法》以前,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决策由教师、校长、学区以及地方政府掌控。《国防教育法》则把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到一起,唤醒了联邦政府在国家教育事务中的角色意识;但是该法案明确限制任何机构和个人对地方的课程与教学等的直接管理。1965年出台的《中小学教育法案》替代了《国防教育法》,并作为之后最重要的中小学和教师教育联邦投资法案。该法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在联邦政府层面促进贫穷学生能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但是它为了保留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明确限制联邦政府干涉地方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决策,禁止联邦政府的资金直接流向地方教育机构。从1965年开始,《中小学教育法案》每5—7年重新修订一次。到2001年,它被布什政府重新修订并改名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使之有了一个极大的飞跃:联邦政府将为大约47 000个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投入117亿资金保证其受教育的机会。这差不多影响到全国一半的公立学校。而且,一旦各州、学区或学校表示愿意接受联邦政府的资金扶持,联邦政府就有权利推翻州和学校所做的课程决定。 9

 

联邦政府在课程管理中这种与日俱增的集权地位,不但改变了美国历史上长久以来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而且与美国宪法产生了冲突。因为美国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少数而确定的──主要处理诸如战争、和平、谈判、外贸等国家外部事务,而处理国家内部事务的权力归各州政府所有。在这一制度中,课程管理显然不属于联邦政府的责任。因此,国内有人士呼吁,应该立即停止联邦政府插手课程管理的行为,把这种权力还给本应拥有这种权力的地方政府。10

 

2.“前加载”(Frontloading)与“后加载”(Backloading

 

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必然存在课程与测试的一致性问题,两者“磨合”得越好,测试成绩就越高。“磨合”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加载”与“后加载”(如下图 11 )。

 

 

“前加载”是指教育者先制定好课程,然后寻找合适的测试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这种方法把课程摆到第一位,测试是根据课程而定的。在这种方法中,谁制定课程,谁就拥有话语权;但是因为测试中的目标往往是狭窄而刚性的,常常不能完全反映课程的要求,因此课程与测试的吻合度存在问题。而“后加载”是指从测试出发“倒过来”进行课程开发。这也就意味着测试就是课程,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与测试总是完全吻合。 11

 

在NCLB要求下的课程实践中,课程与测试之间出现了“前加载”与“后加载”而造成的冲突。一方面,从“前加载”的角度看,目前美国各州中小学的阅读、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根据一些全国性专门权威机构所推荐的课程标准而制定的,相关的统一测试虽是由各州分别组织,但制定测试的基础是各州的课程标准。因此,归根到底,制定测试的基础是全国性的权威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全国性标准成为课程实践中的话语权主体。另一方面,从“后加载”的角度看,目前各州的教师正在AYP的压力之下从事“应试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而在教学中沿着从测试到课程的路径创造着另类的“课程”。

 

可见,“后加载”虽是一种提高测试成绩的极佳方式,但绝不能决定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相反,“前加载”能够。目前,这两种方式在课程实践中同时存在,并使测试与课程的“磨合”形成似是而非的局面。

 

3.“对学习的评价”与“为学习而评价”

 

前面提及,NCLB以AYP作为衡量学校、学区和各州绩效责任的工具,而AYP过分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统一测试成绩,这给各州、学区和学校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果学校能提高测试成绩,教师和行政官员都将获得财政奖励(例如,一个学区的最高行政官员可以获得2 000美元的奖金)。 3这就是目前NCLB绩效责任机制下注重外在的“对学习的评价”而产生的典型负面效应。

 

在NCLB的现实要求下,一些学者提出要建立一种“ 为学习而评价”的地方学区评价体制。这种评价体制的主要价值观基础是以下六条。 12

 

●学校的使命是在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业成绩标准。

 

●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但学习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

 

●评价能促进所有学生的自信与乐观,以及继续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

 

●教师的正确干预和学生的体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社会要理解并支持正确的评价实践。

 

基于此,他们认为这两种评价的目的是不同的: 12

 

评价者

为学习而评价

对学习的评价

学生

●我有提高吗?

●我知道它对成功的意义吗?

●我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我达到了我应该达到的水平了吗?

●我有能力成功吗? 

●学习值得这样努力吗?

教师

●这个学生需要什么?

●这些学生需要什么?

●我该对我的学生如何分组?

●我教得太快了?太慢了?太多了?还是不够多?

●在通报测试成绩时,我会在哪个等级?

●学生需要什么特别的帮助? 

●我要告诉家长什么?

家长

●我们可以在家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学习?

●我的孩子在学习新东西吗?

●我的孩子跟得上吗?

●教师工作得好吗?

●这个学校(学区)好吗?

校长

 

●教学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了吗? 

●学生准备好就业或是升学了吗? 

●为提高测试成绩,该如何分配学校的资源?

学区行政官员

 

●我们的项目使测试成绩提高了吗? 

●每个学校都取得比较好的测试成绩了吗?

●哪些学校需要额外的资源?

●为提高测试成绩,该如何分配学区的资源?

州教育部

 

●州里的教育项目使测试成绩提高了吗?

●每个学区都取得比较好的测试成绩了吗?

●谁达到了AYP的要求?谁没有达到?

●为提高测试成绩,该如何分配学区的资源?

公众

 

●我们的学生达到社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了吗?

 

虽然他们的很多具体策略并没有完全摆脱目前NCLB的绩效责任机制的影响,但他们的主张已经体现要把评价的关注点从学校、学区和各州的外部绩效转移到学生的内部上面来,从而形成了评价领域中新的冲突。不过,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转变。

 

二、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透过NCLB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的影响,反观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有些方面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以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第一,需要在实践中对课程标准作不断的完善,对课程理念作经常的反思。课程标准是课程理念的“行动指南”,是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的“中介”。根据课程理念开发课程标准,是把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的首要环节。如果课程标准开发不到位,即使课程理念正确,也会影响其实践的效果。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理念,总体上是平衡而合理的。然而,要把这样的理念完全地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还依赖于课程标准的正确制订,依赖于既定课程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的检查、修正过程应该充分听取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员的声音,如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公众代表、课程研究者等。这样,可以尽可能避免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时,课程标准的检查、修正过程也使我们有机会处于不断地对课程理念的反思之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美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在NCLB法案出台后不断得到强化,但其内在理念未曾得到充分的分析与反思,虽在作着修正,依然无法把课程实践拉离某些误区。这对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具有警示意义。

 

第二,需要注重中小学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从正确、合理的课程标准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是把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在其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遵循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如前文所述,美国中小学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的是“测试”的要求),将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最终成败,因为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们必须注重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一致性,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估模式以及认知模式与评估模式之间的关系。 13这不仅需要课程研究者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进行长期而充分的研究;也需要教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进行行动研究。

 

第三,需要开发适用的绩效评估工具,以合理评价课程实践对课程标准的达成度。笔者以为,由于本身的不合理性,AYP对造成目前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的某些负面影响难辞其咎。课程改革中的绩效评估工具不但可以检验既往的课程实践,还可以引导课程实践的方向。因此,开发合理而适用的绩效评估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能体现学生学业成绩(知识技能)评估与非学业成绩评估(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衡;二是要能体现各个学科之间的平衡,像AYP那样以突出阅读和数学的重要性而致使其他学科丧失应有的地位,是必须克服的;三是要与教师的日常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中小学教师在正确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正确的课程实践。

 

 

 

 [1]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No Child Left Behind[DB/OL].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ports/nochildleftbehind.pdf.20060917.

 

 [2]The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 [DB/OL].http://www?goalline?org/Goal Line/NatAtRisk?html.20060530.

 

[3]Kenneth T. Henson. Curriculum Planning[M].Long Grove,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2006.

 

[4]Drew Allbritten,Richard Mainzer and Deborah Ziegler.NCLB:Failed Schoolsor Failed Laws?Wil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Be Scapegoats for School Failures?[J].Educational Horizons,Winter 2004,(2):153—160.

 

[5]Barry L?Newbold?The Faceless Mandates of NCLB[J].Kappa Delta Pi Record,Fall 2004:7.

 

[6]W James Popham.Curriculum[DB/OL].http://www.asbj?com/testing/1104ASBJpopham?pdf.20060926.

 

[7]Kelly V King,Sasha Zucher.Curriculum Narrowing[M].Harcourt Assessment,Inc.,2005.

 

[8]Jessica Wilson.No Child Left Behind…or Many?[DB/OL?http://www?instruction?greenriver?edu/bahl/E112/WilsonFP?rtf.20060926.

 

[9]Harold Berlak.From Local Control to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Takeover of School Curriculum: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and‘Reading First’program[DB/OL].http://www?bryanconsulting?com:8080/frontierGems/nccj/localtogovernmentcontrolofcu?pdf.20061002.

 

[10]Neal McCluskey.A Lesson in Waste:Where Does All the Federal Education Money Go?[J].Policy Analysis,2004,(518):3—4.

 

[11]Fenwick W.English.Deciding What to Teach and Test:Developing,Aligning,and Auditing the Curriculum[M].Thousand Oaks,California:Corwin Press,Inc.,2000.

 

[12]Stephen Chappuis,Richard J Stiggins,et al.Assessment For Learning[M].Portland,Oregon:Assessment Training Institution,2005.

 

[13]Mark Wilson.Toward Coherence between Chlassroom 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C].Chicago,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