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查有梁 时间:2010-08-16

摘要:从逻辑、操作、(情感)、交往四种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称为“系统思维”。应用“系统思维”方法,作者重新解读了孔子的“文、行、忠、信”;重新解读了国际公认的“理念”和教育的“四大支柱”;重新解读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重新解读了“全脑模型”和“多元智能”;分析了四种教育价值取向,为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从逻辑、操作、情感、交往四种思维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阐述。

关键词:思维模式;系统思维;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Abstract: Systematic thinking refers to thinking from those four thinking models of logic, operation, art (feeling) and interchange. By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thinking, the author giv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n some concepts and philosophy about education, which involve the ideas of confucius'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action, loyalty and fath”;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four pillars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the whole-brain model and multi-intelligence. The author again analyzes the four value orientations of education so as to give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four kinds of thinking models of logic, operation, feeling and interchange.

Keywords: thinking model; systematic thinking; curriculum reform; value orientation

一、思维模式分类及其应用

作者将“思维模式”与“课程分类”“方法模式”“学习模式”“教学模式”“智能模式”“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类型”“全脑模型”等分类,进行“系统分析”“来回调试”,进行尝试性归纳和探索性演绎,最后,将“思维模式”分为四大类:逻辑型(A)、操作型(B)、艺术型(C)、交往型(D)。从逻辑、操作、艺术(或称为情感)、交往四方面进行思维,笔者将这种思维称为“系统思维”。

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思维。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即是逻辑思维(A);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即是操作思维(B);用艺术方法解决问题,即是艺术思维(C)或称为情感思维;用交往方法解决问题,即是交往思维(D)。从上述四种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相对地说,较为全面。《论语》中写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种方式教育学生,恰恰对应着上述四种思维模式:文化知识,强调逻辑思维;行为实践,强调操作思维;忠心处世,强调情感思维(或艺术思维);信约交际,强调交往思维。可以用四句通俗的话来表述上述四种思维模式:“晓之以理”,应用逻辑思维;“导之以行”,应用操作思维;“动之以情”,应用情感思维(或艺术思维);“传之以神”,应用交往思维,即在交往中传播出精神实质。在解决教学问题时,“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这四种方式都能得到合理的应用,教学效果难道不会改善吗?这四种思维模式也对应着心强调的四要素:“知、行、情、意”。

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是:“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教育民主”。这也是将四种思维模式综合起来。“国际理解”重理性,着重在逻辑思维;“回归生活”重行为,着重在操作思维;“关爱自然”重情感,着重在情感思维;“教育民主”重社会和群体,着重在交往思维,也可分别视为A、B、C、D。综合起来,即是一种“系统思维”。

国际公认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求知,着重在逻辑思维(A);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B);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C);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D)。

上述分类当然是“相对的”,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要分类思维,又要组合思维,这样才是辩证思维。每一种思维模式与其他思维模式,都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例如,“学会求知”只是“着重在”逻辑思维,与其他三种思维也有联系。“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都是相关的;同样,“逻辑思维”与“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也都是相关的。从“思维分类”来看“思维整合”;又从“思维整合”来看“思维分类”。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这样灵活进行思维,才有利于思维创新。

笔者所理解的新课程改革是强调“教学四基”:“基础知识”,主要是概念和原理,着重于逻辑思维(A);“基本技能”,主要是实验与操作,着重于操作思维(B);“基本态度”,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重于情感思维(C);“基本方法”,包括过程与方法,着重于交往思维(D)。上述教育的“四大支柱”与“教学四基”,显然是对应的。

笔者提出的“四象限”思维模式,为了便于记忆,应用笛卡儿“坐标法”。将逻辑思维(A)放置在第一象限,操作思维(B)放置在第二象限,将情感思维(C)(或艺术思维)放置在第三象限,将交往思维(D)放置在第四象限。上面的叙述,可绘成以下六张图。

图1 孔子的“四教”

图2 心理学“四要素”

图3 教学“四大方法”

图4 教育的“四大理念”

图5 教育的“四大支柱”

图6 新课程标准的“四基”

笔者研究四大思维模式之后,在《新教学模式之建构》(2003年)一书中提出五种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教学模式(A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B型),“审美—立美”教学模式(C型),“调查—反思”教学模式(D型),以及“整体—融合”教学模式(综合型)。与此对应,笔者提出四种学习模式分类:启发接受、活动探究、形象体验、合作交流,分属A、B、C、D。

图7 教学模式

图8 学习模式分类

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B.)等人在《教学模式》(2000年,第六版)中提出四种教学模式:“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个人型教学模式”“社会型教学模式”,也是分别属于A型、B型、C型、D型。如果分析一下,也可简化归类为:A.“认知模式”,因为“信息加工型”,主要应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重在认知,可分类为“逻辑型”的教学模式;B.“行为模式”,因为“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行为主义”的原理,重在操作,可分类为“行为型”的教学模式;C.“情感模式”,因为“个人型教学模式”,主要重个性,重个性差异,主要应用“人本主义”的原理,重在人的情感,可分类的“情感型”的教学模式;D.“群体模式”,因为“社会型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合作主义”或称“集体主义”的原理,重社会交际,重角色扮演,重群体沟通,可分类的“群体模式”,也都分属A、B、C、D。

图9 乔伊斯的教学模式

图10 简化的四大类教学模式

逻辑思维(A)的特点是:人应用语言、数学、逻辑(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文字、数字、符号等,通过抽象概念去解决问题。操作思维(B)的特点是:人应用实物、仪器、机器等,通过动手操作去解决问题。艺术思维(C)的特点是:人应用图像、、模型等,通过情感体验到的形象去解决问题。交往思维(D)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应用调查、统计、讨论等,通过交流、互动、反思去解决问题。

与逻辑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理论思维、形式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与操作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经验思维、具体思维、行动思维、实验思维。与艺术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形象思维、情感思维、直觉思维、审美思维。与交往思维等价或近似的表述是:统计思维、互动思维、反思思维、换位思维。

根据与“全脑模型”的对应研究得知:逻辑思维(或称“分析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左脑上部;操作思维(或称“组织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左脑下部;艺术思维(或称“梦想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右脑上部;交往思维(或称“交际家型”)主要是使用人的右脑下部。

图11 四大类思维模式及其特点

笔者的新研究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的分类有如下对应关系:

图12 思维模式与多元智能

二、四种价值取向

应用上述四种思维模式及其组合,可以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与利弊。

第一种,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即只重视学生书面文字的逻辑思维(A)。只抓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升学要的科目。一切为了升学考试,或一切为了留学考试。这种价值取向培养的学生,突出的特点是“会应试”。全部时间和精力去为应试而教育,必然以牺牲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思维)、审美能力(思维)、交际能力(交往思维)为代价。导致这种单纯“会应试”的学生,不会动手操作,不会审美立美,不会社会交往。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的和谐。在“升学第一”“留学至上”的年代,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相当的市场。纯粹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既不利于个人潜能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改革考试制度上,制约人们选择这种价值取向。

第二种,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功利的价值取向。较早地只重视学生今后所选专业的思维模式。为了学生有一技之长,能较快谋生。选择理工科专业方向的学生,重视逻辑和操作(A+B)。选择人文和社会专业方向的学生,重视艺术与交往(C+D)。选择艺术和专业的学生,重视艺术与操作(C+B)。在升学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这种较早确定专业方向,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实用性与合理性。但是,从长远看,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并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和谐发展,并不利于学生个性潜力的开发。比之于为应试而教育这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为专业而教育的这种功利价值取向,还是要稍好一些。对于中学生而言,这不是一种真正好的价值取向。

第三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较综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重视逻辑、操作之外,还十分重视艺术审美,或者还十分重视人际交往。是(A+B+C),或是(A+B+D)。这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并非单纯“为应试”而教育,也并非过早“为专业”而教育,而是为了学生有充实的精神生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适应今后社会的需要。强调逻辑则“会考试”,强调操作则“会动手”,强调艺术则“会审美”,强调交往则“会交际”。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因为生活是丰富,生活是变化,必然需要较综合的价值取向。这种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显然优越于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优越于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四种,为发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整合的价值取向。即除了重视逻辑、操作、艺术之外,还加强社会交往的教育,是(A+B+C+D)。为了学生全面的和谐发展,今后不仅能创业,而且能创新。为发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关键词是“发展”。这个“发展”要理解为:在个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统一起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或译为“学会做人”)。这正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也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

三、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主要“效法欧美”,开始了的课程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教育从“效法欧美”转向全盘“学习苏联”。苏联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中学到大学主要是“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对于一个落后、薄弱的国家,为了快些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教育上选择“为专业而教育”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做过了头,就有明显的局限性。1958年,中国的“教育革命”,以及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就课程改革而言,是更加趋向实用、更加走向功利,是典型的“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

中国在教育理论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毛泽东强调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指导理论是正确的,指导方针也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一段时期却大相径庭,“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应当说,选择这种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符合国情,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认真思考选择更加合理的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从地区试验走向全面实施。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明确地选择了“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

从整个国家的教育大环境看,中国主流的思想是反对“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前面已经分析“应试教育”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素质教育”是一种“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正基于此,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在过去强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新增加了: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和谐发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从思维模式看,新课程改革,既重视逻辑和操作,同时,重视艺术审美和社会交往,是(A+B+C+D)。

从具体的“语文”学科看,新课程改革,笔者所理解的语文学科应当是:经典的语文(逻辑性)、实用的语文(工具性)、审美的语文(人文性)、交往的语文(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只强调工具性,或只强调人文性,都属于“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强调上述四者整合,则属于“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3)外语(主要是,其次还有俄语、法语、日语等)课程的改革,也应是经典的外语(逻辑性)、实用的外语(工具性)、审美的外语(人文性)、交往的外语(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而不是只强调其中的一性。

从思维模式分类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观点看,数学学科的新课程应当是:形式的数学(逻辑性)、操作的数学(工具性)、直觉的数学(艺术性)、传播的数学(社会性)这四者的整合。是强调逻辑性,或者强调工具性,都属于“为专业而教育的功利的价值取向”。强调上述四者的整合,就可以将上数学的“逻辑主义”“形式主义”“直觉主义”“结构主义”等融合统一起来。这应当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4)

图13 从思维模式看语文课程改革

图14 从思维模式看数学课程改革

从系统思维看(A、B、C、D),仅仅强调工具性或人文性,显然都是不足的。真正好的语文课程应当是逻辑性、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四者的综合。仅仅强调逻辑性或操作性,显然也是不足的。真正好的数学课程应当是逻辑性、操作性、艺术性、社会性四者的综合。

笔者在《教育模式》(1993年)一书中,将现代物理教材对应的教学模式分为四大类。A类,学术模式。特点是:学术中心,研究讨论。基本过程是:原理→结构→方法→能力。这一类突出逻辑思维。B类,实验模式。特点是:实验中心,同题讨论。基本过程是: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这一类突出操作思维。C类,鉴赏模式。特点是:审美立美,鉴赏中学。基本过程是:图像→模型→实验→原理。这一类突出情感思维(即突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D类,文化模式。特点是:文化中心,历史地学。基本过程是:背景→阅读→实验→指导。这一类突出交往思维。而作者是强调“系统模式”,是ABCD综合应用,特别是:系统中心,联系地学。基本过程是:实验→原理→问题→结构→应用。这是作者将“四象限”的系统思维应用于物理教学模式的建构。对于中学物理课程的改革,作者同样建议:要将“理论的物理”,重逻辑性;“实验的物理”,重操作性;“审美的物理”,重艺术性;“文化的物理”,重社会性,这四者整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图15 物理教学的4大模式

图16 从思维模式看物理课程改革

再以《科学》课程为例来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合的科学”“探究的科学”“有趣的科学”“发展的科学”四者的统一。“融合的科学”是突出逻辑思维,是以科学统一的核心概念贯穿《科学》的始终,以此方式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知识和能力;“探究的科学”是突出操作思维,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活动情景,以此方式让学生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有趣的科学”是突出艺术思维,是强调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方式让学生去体现和体验科学的人文精神;“发展的科学”是突出交往思维,是通过重视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以此方式让学生去领会和领悟科学的整体发展观,从而让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人与社会都需要协调关系,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这样编写《科学》教材,正是自觉地选择“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见图17)

图17 从思维模式看《科学》课程改革

从系统思维看,《科学》课程应当是“融合的科学”“探究的科学”“有趣的科学”“发展的科学”四者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