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小玲 时间:2010-08-16
摘 要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对大学的生存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只有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核心竞争力 大学精神 大学制度 大学环境

大学作为一种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与创新的文化机构,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它反映了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大学文化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学校创新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文化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校不仅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要面对国外大学的挑战。如何创新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大学文化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的,它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它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抽象,它主导着大学制度和大学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是大学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的保证基础。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延伸,是大学文化的表征,它包括校园建筑及其风格、纪念日或纪念性标志、校园绿化等方面。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来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199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指的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地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近几年来,核心竞争力理论已引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麻省理工学院第十四任校长保尔·E·格雷在报告说:“一个大学的质量在于他为自己制定的发展水平和前景以及它的原动力和潜在动力。”他强调能否达到大学发展所规划的“水平和前景”取决于大学的“原动力和潜在能力”,即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有学者将大学核心竞争力描述为:“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学校内质中的,学校独有的,能给学校带来价值性的,支持学校过去、今后和未来的竞争优势,使学校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难以模仿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2 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尽管以生产和经营为主,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凝聚力仍然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的大学,其文化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的大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及鲜明的特色。它深深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传统中,并为全体师生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行业和学校所模仿,所以被认为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纵观世界著名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大学在长期的岁月中积淀而成并深深地植根于鲜明独特的大学文化中,它是一所大学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大学文化将学校的各个系统机制有机地融合,产生不同于竞争对手,且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增强了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营造一个自由、平等、活跃的学术氛围,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和组织起来,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而奋斗不息,从而极大地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考察我国著名大学的历程,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个性。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循思想自由之原则”,使北大真正成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大学,成为当时思想最活跃、学术最兴盛、风气最清新的最高学府,也成就了对社会、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北大校园文化。再如,清华大学的“严谨”,南开大学的“笃实”,浙江大学的“求是”、中国科大的“理实交融”,使这些学校以其各自的文化个性而闻名。
从国际上来看,越是著名的大学,文化个性色彩就越鲜明。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在发展中注重塑造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以个性和特色求发展。哈佛大学的求是崇真的兴学宗旨,使其始终领导着美国高等发展的潮流。斯坦福大学的“大学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教育理念,使其成为美国教育史上的丰碑。在耶鲁大学创建250周年的时候,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指出:“在最好的和最真正的意义上,耶鲁大学一直胜利坚持从创建就有的保守主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吸收、创新、致用”的办学理念是宾大在美国教育史上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3 创新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政府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高等教育放在了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大学要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必须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积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的快速成长中蓬勃健康发展。要使大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需要从精神、制度、环境等层面加强。
3.1 精心培育大学精神文化
与有着悠久传统的西方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在底蕴方面相对缺乏,建校的实用主义目的影响深远,缺乏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文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大学精神的贫乏。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浸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表现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大学自身的改革、发展的定位和走向。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洛丁根先生所说: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精神的旗帜下聚集的、有共同价值取向、一流的生源与师资。大学应是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人文精神和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髓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成功的原因之一。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内在思想反映,而且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思想映照。弘扬科学精神,就是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理念。应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大学的学术思想、学科建设、大学管理、大学发展规划中。学校的精神品格会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种熏陶的结果会在师生的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中反映出来,并且强化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3.2 建立民主、科学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学术机构。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根本目标,不同时期的社会职能是其具体目标。大学制度是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的关于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是以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为根据的、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
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因此,建设民主、科学、平等的制度文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配置,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制度,不断提高学校各级部门的科学管理和治校水平。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有效把握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社会各方面关系问题。要坚持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积极推进学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一种灵活的、开放的、有活力的教学、科研、人事管理模式;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3.3 营造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新优雅、整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所酝酿出的特色鲜明、内涵深刻的浓郁文化氛围,不但对广大师生具有精神和文化的熏陶作用,而且诠释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前者主要指建筑、设施、校园的花草树木等景观,后者指人际环境、校风和教风以及各类文化氛围等人文因素。如何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秀丽的大学校园,以环境体现精神,是目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的重点。一些国际一流大学,都有其丰富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哈佛大学校园的主色调是哈佛红;牛津大学校园的草地800多年保持了细嫩葱绿,学生每年5月在泰晤士河上举行划船比赛,这些都给学校树立了知名品牌,成为学校的一种精神体现。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各高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建校热,因此,借着这次扩建的机会,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目标,科学整体地布局规划,把校园环境看作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以长远规划的眼光来实施新的建设工程,建设有象征意义、独具特色的大学环境。
概而言之,中国高校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只有培育和创新富有个性的大学文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有更大的作为。

1 邱小云.大学文化:个性魅力与核心竞争力[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3 郭贵春.创新和丰富大学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J].南昌航空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 曲恒昌.打造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教的国际竞争优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5 吴坚.如何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4)
6 任钟印主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