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能量增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学佳 时间:2010-07-11

关键词:渗透、反渗透、RO膜、溶液分层、能量增加、永动机
一、摘要
 通过实验,观察到渗透现象和反渗透现象将水提高的事实(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理论上说明100%的截留率,得出能量可以增加的结论。
二、序言
 曾今有很多人想过要把水抽到高处,然后用水的势能做功,想要做成永动机,但是都失败了。并由于其他无数想做成永动机的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以至于世界在一百多年前公认能量守恒的正确,但是却得不到严格的理论证明。
 设想只要把水抽上去,并且不需要能量维持,即可完成永动机。根据渗透现象和反渗透现象做成的装置1能够实现这一设想。本实验的结果支持能量增加论。
三、正文
1、浓度大,渗透压大
 “  如果用一种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植物的表皮层,人造羊皮纸等)将蔗糖溶液和水分子隔开,如果这种半透膜仅允许水分子通过,而糖分子 不能通过,因此糖分子扩散就受到了限制。由于在单位体积内,纯水比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多一些,所以在单位时间内,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比离开的多,结果使蔗糖溶液的液面升高。这种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扩散的过程称为渗透。如果我们在蔗糖溶液的液面上施加压力,使两边的液面重新相平,这时水分子从两边穿过的速度完全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这时溶液液面上所施加的压力大小与该溶液的渗透压相等。(也就是说,压力增加的一侧,单位时间内穿过膜的水分子数目会增加。)
 如果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渗透压,则反而会使溶液中的水向纯水的方向流动,使水的体积增加,这个过程叫反渗透。反渗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废水或污水处理和溶液的浓缩等方面。”
 以上简单而言就是:渗透压大于外压P时,水就会向浓度大的一侧流,即渗透。渗透压小于外压P时,水就会向浓度小的一侧流,即反渗透。膜两侧的一定的浓度差与一定的液面高度差以压力的形式相平衡。(说明一下,密度和浓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层后的上下液密度变化很小,为了简化讨论认为其密度不变,但浓度变化很大。)
 “范托夫(Van’t Hoff)综合渗透实验结果,指出了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V=nRT            ③       或     =cRT                 ④
 从④式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实验证明,即使像蛋白质这样大的分子,其溶液的渗透压也是与小分子一样,由它们的质点数目所决定。必须注意,渗透压只是当溶液与溶剂被半透膜隔开时才会产生。另外,如果半透膜外不是纯水,而是一种较稀的溶液,则稀、浓溶液之间同样也能产生渗透压。    ”引号部分引用书本(略有改动)《无机及分析化学》(引用页码P7~P11)
 本文的实验1、2至少也能证明渗透压与浓度正相关,即浓度大,渗透压大。


2、溶液静置分层
 将溶液(如蔗糖溶液、味精溶液、淀粉溶液、牛奶溶液、鸡蛋清溶液等等)静置较长时间,会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一方面,物质分子总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有趋于混合均匀的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溶剂(水)与溶质(蔗糖或其他)的密度不同,且各物质分子相互间作用力太弱,在重力作用下,密度大的物质会缓慢的沉到下部。总的效应是:绝大多数溶液静置较长时间会发生分层,下层液浓度比中上层浓度大。
 分层以后的液体,上液的浓度接近水,下液的浓度趋于饱和。
 
3、装置

 在装置1中,初始状态:A、B、C液面相平。
 现象:当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部浓度高,渗透压大,上部浓度低,渗透压小。A液面上升,B、C液面下降。(渗透的液体速率很小,从a管处的膜流出的液体慢,而且从a管出来又是一个截面突然放大的过程,流速大大的减小,其产生的流动变得小于蔗糖等溶质的沉积速度。)
 最终,液面高度不再变化,A和B之间出现液面高度差H1,A和C之间出现液面高度差H2,而B与C之间出现液面高度差(=H1—H2)。
 先假定RO膜对蔗糖或淀粉或蛋白质分子的截留率为100%,即这些物质分子完全不能透过RO膜,后面再说明。
 分析:最终的平衡为动态平衡,即单位时间内从A穿过半透膜进入a管的水分子数N1与从a管穿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N2相等。并且单位时间内从A穿过半透膜进入b管的水分子数N3与从b管穿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N4相等。但N1与N3并不相等(N1>N3,因为下部浓度高,渗透压大,上部浓度低,渗透压小。压力增大,单位时间内穿过膜的水分子数目会增加)。
 此时在C的液面高度处开一条缺口,使C的液面不会再升高。缓慢的向B中加入V1体积的纯水,使其液面增加一点点。
 则B的液面升高,B液对半透膜的压力增大,单位时间内从a管穿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N2会增加N8,N2+N8大于N1(N1为从A穿过半透膜进入a管的水分子数),导致水从B经a流到A,使A的液面增高。
 A的液面增高,使A液对半透膜的压力增大,单位时间内从A穿过半透膜进入b管的水分子数N3增加N9,N3+N9大于N4(N4为从b管穿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导致水从A经过b流到C。A和B之间出现渗透现象,A和C之间出现反渗透现象。
 而C的液面由与缺口不会再升高,最终会将加入B中的纯水V1经B-a-A-b-C从缺口流走。从而恢复之前的动态平衡。
 把C的缺口改成一条从C到B的连通器c,则水会从C回到B,从而进入B-a-A-b-C-c-B-a-A-b-C-c-B-a-A-b-C-c……无限循环中。
 从另一角度看,装置1能将水从B液面提高到C液面,提高。
 假设:(常温常压下)将多个装置1串联起来,即可以将水提高多倍的高度。水被提高后就具有重力势能,可以对外做功,只要做了功的水最终流回装置1的B中,就能够无限循环,并且对外输出功。即不需要外界能量的加入,而可以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
 
能量分析(分析增加的V1体积水的运动过程)
 在水V1经B-a-A-b-C的过程中,水上升了。水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
 首先,水由于渗透势(一般认为浓溶液对稀溶液存在渗透压,也就有渗透势,渗透势被看成一种势能)从B到A,A的溶液渗透势减小。在此也引起了溶质蔗糖或其他大分子的上升,重力对其做负功,其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对水做负功,水的重力势能增加。
 之后,水从A的下部上升到A的上部,因为重力原因,密度不同而出现溶液分层,重力对溶质蔗糖或其他大分子做了正功,其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对水仍做负功,水的重力势能继续增加。
 水从A到C,A的渗透势增加并恢复。重力对水做正功,水的重力势能减少,但C的液面的高度仍大于B液面,即C的液面的重力势能大于B的液面。
 整体上来看,即水从B到A再到C,A的渗透势最终保持不变,只有重力对水做负功,但是水却升高了,获得了重力势能。也就是说,无外界做功,却得到了势能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溶液分层、反渗透),找不到热量的传入与吸收,因此与热能无关(这个地方以后会成为整个问题的关键)。幸而这个现象(渗透与反渗透)是现实存在的,并且是宏观可见的,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通过实验事实解决。
 如果按照假设将装置1串联并对外做功,则可以更加明显的证实能量增加。无限循环做功,却无外界的能量加入(对于水的无限循环过程,状态可以看做稳定。即对于每一次完整的循环,最终水的渗透势能和重力势能变化为0)。
 
需要证实和说明的是100%截留率的问题。
 按照筛子理论,膜对物质的筛分是通过膜上的孔径大小来实现的,大的留,小的放过。
 根据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可将膜分为微孔膜(MF)额定孔径为0.02~10um,超滤膜(UF)额定孔径为0.001~0.02um,反渗透膜(RO膜,Reverse Osmosis membrane)额定孔径为0.0001~0.001um。
 一般性的自来水经过RO膜过滤后的纯水电导率5μs/cm(RO膜过滤后出水电导=进水电导×除盐率,一般进口反渗透膜脱盐率都能达到95%以上,5年内运行能保证90%以上。对出水电导要求比较高的,可以采用2级反渗透,再经过简单的处理,水电导能小于1μs/cm)。即RO膜的孔径与NaCL溶液中的离子大小接近甚至应该小于钠离子、氯离子的直径(当然也可能是钠离子、氯离子在水中以某种水合态或胶态存在),而蔗糖分子直径比离子直径大至少十倍,淀粉和蛋白质比蔗糖大千倍甚至几十万倍。而且人工可以(改变交联度或对天然化合物的多种修饰)合成分子直径大小不同的化合物(包括离子化合物)。
 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交联剂的成分和含量,可以制造孔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的膜。还有一点就是,膜的孔径大小与分子的大小种类(键长、键能)有关,并且分子间产生的孔径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变化,记得有报道说在氮的人工合成过程中,钢板也可以渗出水份。总而言之,物质在受到外界压力时会产生形变(微小形变)。也就是说,其分子排列出现移动,分子键会发生变化。
 总之,不管是从溶液的溶质分子的大小上进行选择,还是在膜的额定孔径上进行选择,或者同时进行,必定能实现100%的截留率。也许RO膜对蔗糖或淀粉或蛋白质就是100%的截留率。
 (我的实验水不纯,且无痕量检测仪器如色谱仪或者测微电导率的设备,所以不能从实验直接证明100%截留率,只能从理论上说明。)
 
 四、实验
 材料:RO膜(Reverse Osmosis Element反渗透膜,购买于淘宝网,韩国制造)、鸡蛋膜(采用内撕法可以得到大块甚至完整的膜,预实验证明其对蔗糖、淀粉、甚至蛋白质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截留)、某黄色塑料包装袋(预实验证明其有半透性)
 玻璃胶(中性硅酮密封胶 793-A,南昌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用于将膜与管口的接触出的密封)、半透明塑胶软管(内径0.9cm,外径1.4cm,用于充当连通器和临时试管并用于装置2的上部)、塑料软管(内径1.5cm,用于装置2的下部)、一次性塑料饮水杯(充当临时烧杯并用于装置2的顶部)、竹签(用于涂取玻璃胶)、透明胶(用于贴标签)、黑色细线(用于标液面高度)、塑料瓶(百事可乐或鲜橙多的瓶子,去掉上部五分之一,充当水槽和大烧杯)、筷子(充当玻璃棒)、吸管(用于细细品尝糖开水)、注射器(充当量筒移液管和吸管)水桶(充当装置2的B)
 蔗糖、味精、鸡蛋清、纯牛奶、淘米水(充当淀粉溶液)、自来水(暂时担当纯水的职责,当实验要求不严格时,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膜内外干扰离子的浓度相等时不影响渗透的短期结果,长期的结果会因离子的富集而受到干扰)、注射用头孢拉定和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这两种抗生素用于加入鸡蛋清、纯牛奶、淘米水溶液中,以达到短期防止微生物滋生,保护实验结果的目的。蔗糖或味精的溶液,成分较单一,且下部浓度较高,细菌滋生较慢,对短期结果影响很小。)。
 实验一:
 步骤:取两个一次性塑料饮水杯,加入少量蔗糖(约为杯子的六分之一左右),倒入冷开水(约为杯子的五分之四左右),用筷子搅拌,使蔗糖溶解。静置24小时后,取其中一杯对光轻轻震荡或用筷子在溶液上部轻轻搅动,从侧壁观察溶液的上下部分的折光度差异。取另一杯,用吸管(或者直接用嘴)慢慢并连续的品尝其甜度的变化。
 结果:观察到上下溶液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被扰动。品尝感到溶液开始时微甜甚至感觉不到甜味,慢慢觉得越来越甜,最后的一部分格外甜甚至腻。
 (另外的实验结果:味精、牛奶、淘米水、鸡蛋清溶液静置24小时以后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分层现象)
 结论:蔗糖溶液静置24小时后出现分层,会出现上下溶液之分,下部溶液浓度大,上部溶液浓度小。

 分析:参看2、溶液静置分层
 
 实验二:
 步骤:取截成25cm长的半透明塑胶软管12支,6支在一头用玻璃胶贴上RO膜并密封接口处,另外6支贴上鸡蛋膜。贴上标签。将RO膜浸泡在水中。等玻璃胶干(约一到两天)后。取一个去顶的大塑料瓶,将搅拌均匀的蔗糖溶液倒入塑料瓶,然后将分别RO膜、鸡蛋膜每两支一组放入塑料瓶的不同高度,向每支半透明塑胶软管加入自来水,使每支管的液面高度基本一致并全都高于塑料瓶内的液面0.5cm左右。静置较长时间。观察各管的液面高度
 结果:
 2010年1月25日——2月6日(12天)


管外液面高18cm

RO膜

鸡蛋膜

软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膜距底部距离

12.5cm

8~9cm

0.4cm

12.5cm

8~9cm

0.4cm

内外液面高度差

小于0.1cm

几乎为0

比管外液面低

3.2cm

0

比管外液面低

2.0cm


 结论:蔗糖溶液静置出现分层现象,上部溶液浓度基本相同而且很小,下部溶液浓大。
 浓度大其渗透压大,体现为液面高度差大。
 鸡蛋膜的截留率小于RO膜。
 分析:蔗糖静置分层后,上下浓度不同。上部浓度小,渗透压小,所以管内外高度差很小。下部的溶液浓,其渗透压大,管内外高度差大。
 由于鸡蛋膜的截留率比RO膜的小,所以有部分蔗糖透过鸡蛋膜进入管内,导致管内有一定的蔗糖渗透压产生。使鸡蛋膜的软管内液面高度差小于RO膜管的高度差。
 由于所用的水是自来水,所以即使经过较长时间仍不能产生很大的高度差。因为在渗透过程中,管内的无机离子被浓缩,产生了管内渗透压,与管外渗透压作用相反。

 实验三:
 步骤:组装装置1。组装了两个,标为E、F。(E装置的ABC容器相同,初始液面高14.8cm,用黑线做好标记,b的膜在液面下4~5cm。F装置的ABC容器大小不相同,初始液面高17cm,用黑线做好标记,b的膜在液面下4~5cm。)
 六天后(2010年2月11日——2月17日,六天),观察液面高度。并对装置1进行进一步的实验。F装置中,从C吸走1cm高度的水加到B中。E装置中,向B加水,使B增高1cm。
 再静置三天(2月17日——2月20日,三天),观察液面高度。
 
 结果:六天后(2月17日)E的结果为(A液面高14.7cm,B液面高14.5cm,C液面高14.7cm)H1为0.2cm,H2为0,为0.2cm(0.2—0=0.2cm)
 F的结果为(A液面高16.8cm,B液面高16.5cm,C液面高16.7cm)H1为0.3cm,H2为0.1,为0.2cm(0.3—0.1=0.2cm)
 三天后(2月20日)E和F的结果不理想,暂略去。
 结论:装置1的六天实验可以看到预期结果。溶液静止分层,浓度大,渗透压大。同时蒸发对装置1的影响作用也明显。我的实验条件得不到后三天的实验结果
 分析:装置1的后三天实验受时间短(实际需要的时间很长),蒸发大,水的纯净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结果不明显。装置1的具体分析见上文3、装置。

 实验四:
 步骤:组装装置2。用RO膜、黄塑料膜、鸡蛋膜分别与蔗糖、味精、鸡蛋清、牛奶、淘米水溶液组合,共组装了60个。(装置2为装置1的改进,将a、b管套接,接口密封,管内为A液。)
 静置九天后(2010年2月11日——2月20日,九天),观察液面高度。
 
 结果:有一个装置2出现C的液面上升了一点点的情况,但不能肯定结果。
 六天后有24个装置2(占总数的五分之二)C液面保持在最初的刻度不变,九天后仍有14个装置2(其中RO膜七个,鸡蛋膜三个,黄塑料四个)的C液面保持不下降(然而C液面是对大气开放的,且在我的卧室内,温度应该比室外高,九天的蒸发量应该不小)。
 其余四十六个出现C液面下降,其中二十个甚至降到C液为空(其中的C液为空的装置经过检查,发现是因为玻璃胶出现裂痕,漏液)。
 结论:膜两侧的一定的浓度差与一定的液面高度差相平衡。
 分析:装置2的原理是,渗透压大于外压P时,水就会向浓度大的一侧流,即渗透。渗透压小于外压P时,水就会向浓度小的一侧流,即反渗透。膜两侧的一定的浓度差与一定的液面高度差以压力的形式相平衡。A的底液比上液浓度大,假定底液产生3cm的高度差,而上液产生0.5cm的高度差。把装置放入水中,并使外液刚好与上膜平齐。则底液的渗透压要使整个液面产生3cm的高度差,即A液面要升高3cm。而上液的渗透压只能与0.5cm高度差相平衡。而A容器上下密封,压力能够向上传递,使得下膜出现渗透,上膜出现反渗透,理论上A液(应该称为C液)要上升2.5cm。而实际上,我的实验装置C液在越接近2.5cm(假定的最终目标高度差)水的流速越慢,并且C液有蒸发。所以只能得到C液面维持在比外液略高1cm左右的最初标记高度,基本上看不到液面再升高。
 渗透和反渗透作用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在低压的情况下。(不论过程如何慢,只要能证明能量增加即可。这篇里缺少一个焦点实验:热能验证实验。但是如果按照假设的方案则不需要热能验证实验。)
 
 五、
 《无机及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3版。—北京:高等出版社,1998  ISBN 7-04-006432 -4                   (引用页码P7~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