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退耕还林工程后期抚育管护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文清祥 谭德轩 时间:2015-01-02
  摘要根据开县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验收的经验,总结退耕还林工程的后期抚育管理技术,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后期;幼林管理;重庆开县
  
  开县处于三峡库区腹地,位于渝东北平行岭谷区,属米仓山的大巴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 626 m,最低海拔134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2.65万hm2
  抚育管护是造林工作的继续,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所谓“三分造,七分管”,说明造林后的抚育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抚育管护通常可分为幼林抚育管护和成林抚育管护2个阶段[1]。幼林抚育管护是指幼林郁闭前所进行的一些管理技术措施。依据幼林的特点其抚育管理的措施可分为土壤管理、幼林管理2个方面,现将其管护技术总结如下。
  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为幼林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土壤管理包括除草、松土、灌溉与施肥。
  1.1除草松土
  杂草的生命力很强,根系错综盘结,与幼树争夺水肥,有的杂草(如冰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幼林根系生长。一般杂草的蒸腾量系数较大,耗水量多,致使松树生长明显下降。杂灌藤蔓遮挡幼树光照,妨碍林木生长,甚至致死,因而幼林长势变差,抵抗力弱,易发生病虫害。经过除草防止杂草对水、肥、光的竞争,避免其危害幼林。
  一般除草与松土同时进行,在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充足的造林地上,可以只割草、铲灌,不松土。日本就是如此,在杂灌繁茂的幼林地上,先割灌,就地堆放,再松土,或堆置于幼林根部,谓之铲草压青,具有施有机肥的作用。
  松土的作用在于切断表层和底层的毛细管水,减少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除草松土的次数和季节,应兼顾生物和经济效应,造林的第1~2年,每年进行1~2次,第2~4年,每年抚育1次。近树浅、空行深,头年浅、逐年加深,需壅根,正苗,清除藤蔓和萌条。松土深度5~20 cm。除草松土的季节,应根据幼树年生长规律、土壤水分、养分动态及杂草生长习性等因素确定。以开县毛垭林场杉木为例,其年生长有2个峰期,第1次在6月前后,第2次在9月前后,其中第1次峰期生长量最大。第1次除草在5—6月,第2次除草在8—9月。南方盛夏不宜除草,以防日灼。
  除草松土的年限应根据树种、造林地环境条件、造林密度和经营强度等确定。一般需要3~5年,当幼树高度超过杂灌高度时,停止幼林抚育。
  抓住杂草出茅前的关键时期,使用除莠剂,用10%除草醚45~60 kg/hm2,与细土拌匀,均匀撒施。如杂草已大,则先除草,后施药。
  在土壤上喷亚呻酸钠可以杜绝一切植被滋生,喷在防火道上可防止砍去树木再生,药效可维持一个生长季节以上。
  1.2灌溉施肥
  灌溉和施肥能显著加速林木生长,在林木生长期内,由于干燥将减少碳水化合物65%。如果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到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大最小吸附力将降低,二氧化碳同化率将会正常。对树冠喷灌可以减少水汽压力,降低温度,促进同化作用。应灌溉后进行松土,以造成松软的覆盖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灌溉效益[2]。
  林地施肥是通过施肥由生态系统外往生态系统内补给养分的一种手段,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利于生态系统循环,使人工林生长发育正常,增大林木生长量和缩短成材年限。
  2幼林管理
  幼林管理是对幼树个体及其营养器官的调节、控制,以改善其生长条件,提高干形生长,不出现或少出现节疤,维护并增强林分的稳定性,保证幼林速生。幼林管理的主要内容有间苗、平茬、除蘖、修枝和摘芽。
  2.1间苗
  采用播种造林及丛状栽植造林,随着幼树的生长,每个植生组中,由于个体多,营养面积小,植株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人工去劣留优进行间苗,1个栽植点保留1株健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