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鼠钠盐的特点及应用关键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正确使用敌鼠钠盐的关键技术
  2.1毒饵的配制
  敌鼠钠盐毒饵含药的浓度很低,故药物充分溶解,混合均匀最为关键。一般以煮沸溶解法最好,敌鼠钠盐100 ℃水的溶解度为5%,如果水温达不到100 ℃,溶解时间又不足,则溶解多不充分。酒精是较好的溶媒,但要增加成本。有些人用酒精溶解后再加热水,实在多此一举。如果酒精的用量很少,溶解时间又短,则可能达不到溶解的目的。配制毒米,药物浓度为0.025%~0.05%,即100 kg毒米用药25~50 g,水13~15 kg。先将药物拌入水中,并加入适量的红色食用色素作为警戒色,煮沸充分溶解,除去浮游表面的红褐色胶状杂质,配制成毒水,将毒水与米充分搅拌均匀,晒干或烤干包装使用。如配毒谷,药物含量要增加至0.1%。配100 kg毒谷,水土的用量18~20 kg,同样配成毒水后,浸泡12 h以上,并要不断翻混,直至毒水全部吸完,晒干或烤干使用。
  2.2使用浓度
  敌鼠钠盐使用浓度为0.025%~0.050%,常规投药时间一般连续7 d以上。目前有些地方盲目提高使用浓度,有的高至0.6%,这样盲目提高浓度不但影响适口性和灭鼠效果,同时又增加了成本,使用也不安全。一般提高使用浓度,多企图达到死亡快、一次取食有效、减少投毒次数及降低投饵量4个目的[3]。特别是在南方灭家鼠时以黄胸鼠为主要优势鼠种的地区更是如此。因为敌鼠钠盐是慢性抗凝血杀鼠剂,鼠类中毒死亡快慢与剂量无关,即灌服原药也是慢性出血中毒过程。其次是敌鼠钠盐对鼠类的急慢性毒力差大,特别是对黄胸鼠毒力的个体差很大,试验结果按mg/kg体重计算,致死量5%为0.295,50%为49.33,而95%则高达1378。按照急性毒力测定结果,如对黄胸鼠要达到一次取食有效,则浓度要提高至1.0%~1.5%,但是敌鼠纳盐的浓度超过0.2%时,适口性已明显下降,而且急性毒力还有一个很大的个体差。至于提高浓度企图减少饵料的想法,可能不符合鼠类的摄食行为,因为没有足够的投饵量,很难保证鼠群中每个个体都能连续几晚取食到足够的毒饵,达到慢性高效的目的。在使用放鼠盐防治农田害鼠时,考虑到气候及劳动力等因素,可采用投放低于0.20%敌鼠钠盐浓度配制的毒谷,投放方式可以用轮回式或一次撒投法。由于敌鼠钠盐是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少量多次取食的毒力远高于一次取食的毒力,经间歇、撒开投入,可使害鼠多次取食,提高了杀灭效果。
  敌鼠纳盐应用于毒杀我国南方的主要农田害鼠——黄毛鼠更为理想,因它对黄毛鼠的毒力更大,急、慢性的毒力差和毒力的个体差都很小。如使用0.05%浓度,也可以和第2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一样,摄食一次有效[4]。因此,不必考虑提高使用浓度。可采用间歇投药法,每隔7 d投药1次,连投3~4次,以达到省工、省饵、高效的目的。
  2.3推广使用塑料薄膜包装,腊饵和毒鼠盒投药技术
  这是保证“饱和投药”技术措施落实的一个关键。“饱和投药”的毒饵要长期暴露在投毒的地方,因为敌鼠钠盐是比较安全的药物,毒饵放下后不用收回,第2天进行检查,消耗的加倍补充,直至没有消耗为止,这一过程一般要7~9 d以上。因此,防止毒饵吸温霉变,保持新鲜至为关键,特别是野外田间或阴沟投药时还要防止雨淋、露水淋和阴沟水浸。此外,由于白天毒饵不收回,要防止禽、畜和小孩误食,塑料薄膜包装、采用腊块毒饵和毒鼠盒,就可以起到防霉、安全等作用。试验证明,塑料薄膜包装不会影响引诱力,老鼠有啮齿习惯,故薄膜包装密封与敝2种方法投放,老鼠的取食率都没有差异。使用毒鼠盒还有如下好处[4]:毒饵放在盒内,禽、畜和小孩不易误食,人们有安全感;老鼠也有安全感。老鼠喜欢在黑暗干扰少的盒内取食;检查有目标、施毒有对象;盒内投入塑料薄膜包装无毒谷或无毒腊块,定期检查,可以作为很好的鼠情监测方法。
  塑料薄膜包装,一般每包20 g。腊块每块2 g,用30%白石腊与毒饵成份制成。毒鼠盒规格:长35~40 cm,宽和高12 cm,两边留洞口,直径8 cm,可用水泥、砖块、瓦筒、竹筒、木板等做成,也可做成等边三角形。
  3小结
  通过对敌鼠钠盐的应用研究发现,敌鼠钠盐不仅适口性好,杀灭率高,而且对家禽毒性低,经其配制的毒饵能耐雨水冲刷,是一种优良毒饵剂型。
  4参考文献
  [1] 牛清政,张贵林.灭鼠药的种类及其正确使用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9(11):132.
  [2] 刘洪,寇百洲.白城市洮北区应用敌鼠钠盐灭鼠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1):120.
  [3] 熊孟韬,宋志忠,王光惠,等.长期使用敌鼠钠盐地区杀灭黄胸鼠的效果评价[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5):359-360.
  [4] 曲宝泉,张奎卫,李凤霞,等.杀鼠迷、敌鼠钠盐、溴敌隆一次性投饵杀灭家栖鼠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