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小麦/玉米“双晚”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侯金星 刘瑞芬 高军 时间:2015-01-02
  2.2“一增四改”技术具体内容及其应用
  2.2.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鲁西地区1980年以前,平均种植密度不足39 000株/hm2,1984年达到47 550株/hm2,1988年达到50 115株/hm2(留苗53 385株/hm2),1991年实收52 650株/hm2,最近几年在55 500~58 500株/hm2之间波动。①合理密植的一般要求。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就是要使玉米种植密度与品种要求相适应,一般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6.00万~7.05万株/hm2,高产田应适当增加。首要问题是和品种特性相配套[4],其次是要和产量指标相适应。②增加密度的主要手段。一是改种耐密型品种。二是改革种植方式。缩小行距至60 cm左右。高密度情况下建议采用大小行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高产田大行距70~80 cm,小行距30~40 cm。攻关田还可以缩小行距,相近2行可采用调角留苗。莱州高产攻关田玉米的小行距已达15 cm,大行距55~65 cm。三是提高播种质量,防旱涝、防病虫,避免缺苗断垄。③增加密度要注意倒伏问题。一是选用穗位和株高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二是培育壮苗;三是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四是苗期控制浇水。
  2.2.2改种耐密型品种。①品种的耐密性。包括3个方面,一是抗倒性。茎秆坚硬、根系发达。二是耐阴性。底层叶片光补偿点2 500 lx。三是抗病性。高群体下抗叶斑病。②耐密型品种特征。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根系发达。生产表现为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秆少,果穗匀,耐阴性好,灌浆饱满[5]。实验结果表明:目前适宜鲁西地区种植的耐密型玉米品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聊玉22等。
  (下转第92页)
  (上接第89页)
  2.2.3改套种为直播。①套种与直播优势比较。一是套种优点是增加积温,躲避芽涝。缺点是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整齐度差,病虫害较重。二是直播。优点是利于苗全、匀、壮,利于机械化作业,整齐度高,病虫害减轻。缺点是低温年份生长期长的品种积温不足。②推行直播的有利因素。几个变化造成此消彼长。一是小麦产量提高,套种困难增多,优势减少。二是生产条件改善。机械化、地力、化肥投入增加。三是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暖冬明显(小麦不必早播)。四是目前主推品种生育期缩短。③直播技术要点。一是及时播种。鲁西地区最佳播种时间在6月10—15日。一般大田等行距为50~65 cm;大小行时,大行距为80~90 cm,小行距为30~40 cm;高产攻关宜采取大小行种植,平均行距还可缩小。播种深度为3~5 cm。
  2.2.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①平衡施肥。氮、磷、钾、微肥平衡使用,避免单施一种元素肥料。②全量施肥[6]。以玉米的需肥量为化肥施用量。带走多少补充多少,确保不亏空。③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测定为基础,根据玉米吸肥规律、产量水平、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养分含量和利用率等多种因素确定施肥方案。④玉米施肥技术。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一般高产田按每生产百千克籽粒施用氮(N)3 kg、磷(P2O5)1.0~1.5 kg、钾(K2O)2 kg计算需肥量。缺锌地块增施硫酸锌15 kg/hm2。
  2.2.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3参考文献
  [1] 单玉珊,慕美财,韩守良.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 孙本普,孙士宗,李凤云,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60-64.
  [3] 燕亚菲,张雷,刘志红,等.资中小麦赤霉病的气候发病规律及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0(6):2985-2987.
  [4]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5] 姚万山.宋连启.郭宏敏,等.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9,14(4):55-59.
  [6]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等.淮北地区夏玉米肥料配合施用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7926-7928,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