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与海西地区农业经济比较探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胡双龙 尕娃多杰 吴琴 刘湘 杨应川

  摘要通过河西走廊与海西地区农业经济的比较,对其农业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西走廊;海西地区;地理气候;农业经济;比较优势;建议
  
  2009年8月对敦煌、玉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地的特色种植、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日光节能温室、节水灌溉及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学习考察,并对调查的农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海西地区农业要根据实际,结合该地特点,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和绿洲特色现代农业,从而提升农业经济地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设有特色有前景的新农村新牧区。
  1地理气候差异性比较
  海西地区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冷季长,夏秋短。干燥、辐射强,降雨少、湿度低,年平均气温为-4~8 ℃,比同纬度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低8~12 ℃,近30年来,该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不到-20 ℃,极端最高气温30 ℃左右[1]。河西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 500 m左右,海拔高度相差1 300 m以上。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尤以嘉峪关以西戈壁面积广大,绿洲面积更小。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 mm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2],平均气温5.8~9.3 ℃,最高温42.8 ℃,最低温-29.3 ℃,日照时数3 000 h,昼夜温差15 ℃。河西走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上。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
  2农业经济的比较优势
  2.1种植业内部结构优化
  敦煌的优质林果、无公害蔬菜以及彩棉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5%以上,玉门市的网式制种和特色花卉的面积达到50%以上,张掖市的特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也在近年有了大幅度提高。尽管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依托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但是当地农民主动面对市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是目前整个地区种植业结构相对比较优化的内在动力。海西地区则主要体现在大量缩小春小麦种植面积,无公害蔬菜、马铃薯、枸杞、油菜、中藏药材种植达到30%以上。
  2.2龙头企业作用明显
  农业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3]。迅速壮大起来的龙头企业为河西走廊农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如:葡萄制品以及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目前已达到年产5万t的生产规模,而种植葡萄面积达到2 000 hm2,计划2010年前后达到3 333.33 hm2。张掖市甘州区沅博农牧产业公司已形成草畜、制种、林业三大产业、5个生产基地,年出栏肉牛2 500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培植税源105万元,解决就业200人。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于当地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基础设施到政策措施政府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断地延伸产业链,做好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2.3种植示范园区效益显著
  学习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上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发挥农业科技技术人员的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科技创新,不断研发和培育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论是制种、日光节能温室,还是沙产业的发展,都是科技示范在先,大面积推广在后,提高了科技示范的成功率。在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加快了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步伐,促使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