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仁灿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鉴别诊断过程,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以2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2010年3月,畲族乡瑞云村张某猪场和硖门村詹某猪场发生了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1发病经过
  
  3月16日瑞云村张某猪场,有1窝22日龄(体重3.5~4.5 kg)13头哺乳仔猪,先后发病。体温40.5~41.8 ℃,排黄褐色水样粪便,气味臭,精神呆滞,食欲废绝,口渴贪饮。3月27日硖门村詹某猪场1窝15日龄16头仔猪出现同样症状,且已有1头仔猪死亡。
  
  2临床症状
  
  仔猪突然呕吐,继而出现急剧水样腹泻,有时呈喷射状,排泻物呈黄绿或黄褐色,个别呈灰白色,带有小块未消化的凝乳块,有恶臭。体温40.2~42.0 ℃,精神呆滞,喜卧,食欲不振或废绝,口渴贪饮。在发病末期,由于脱水,严重导致心力衰竭,体温下降,最后死亡,耐过的小猪生长较缓慢[2]。
  
  3病理剖检
  
  病猪消瘦,皮肤缺乏弹性,结膜发绀;在胃和小肠,胃内容物量少,稀薄、呈淡黄色,胃黏膜充血、出血;小肠肠管扩张,有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黏膜充血较严重,部分脱落;结肠内充满灰褐色水样内容物,肠壁变薄,缺乏弹性;淋巴结充血、肿胀呈紫红色,切面外翻、多汁,个别有褐色液体流出;有的患猪肾皮质有小点状出血[3]。
  
  4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但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猪副伤寒、猪痢疾症状十分相似,要认真鉴别。要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流行性腹泻多发生于寒冷季节,临床表现与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大、小猪几乎同时发生腹泻,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乳猪有部分死亡;该病疗效不明显。猪轮状病毒病以寒冷季节多发,多发于8周龄以下的仔猪,大猪为隐性感染;症状与病理变化较轻微,病死率低。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病死率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排白色糊状稀粪;小肠呈卡他性炎症,空肠绒毛无萎缩或局部性萎缩病变,能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该病有较好的疗效。仔猪黄痢多发于1周内仔猪和产仔季节,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少有呕吐,排黄色稀粪。小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能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红痢常发于3日龄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稠粪便;小肠出血、坏死,肠内容物呈红色,坏死肠段浆膜下有小气泡等病变,能分离出魏氏梭菌;一般来不及治疗。猪副伤寒多发于2~4月龄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急性型初便秘,后下痢,恶臭血便,耳、腹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慢性者反复下痢,粪便呈灰白、淡黄或暗绿色,皮肤有痂样湿疹;盲肠、结肠凹陷有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肝、淋巴结、肺中有坏死灶等病变,能分离出沙门氏菌;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猪痢疾多发于2~3月龄猪,季节性不明显,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病初体温略高,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大肠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渗出及黏膜表层坏死等病变;能分离出猪痢密螺旋体,早期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