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新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明德,皮业军 时间:2015-06-05

【关键词】  五苓散;流泪症;恶阻;小儿泄泻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症。笔者临证将其用于流泪症、恶阻、小儿泄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流泪症
   
  案例1:患者,女,58岁,1995年7月20日初诊。患者诉两眼内眦时流眼泪5年。询及泪下无时,迎风更甚,泪水清冷,平素不喜生冷,食欲尚可,小便不多,小腹有冷感,大便可,挤压泪囊无脓性分泌物,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辨证当属气化不利,水溢于目。治以化气利水为主。方选五苓散加味:猪苓12 g,泽泻10 g,漂白术10 g,茯苓15 g,桂枝10 g,附子6 g,车前子10 g。服7剂后,不再流泪。嘱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直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夹脊,抵腰,络肾,属膀胱。若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行而循经上溢,可从泪管而出。故本案应与膀胱气化不利相关。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车前子善走气分,能通行膀胱气化而利水,又能明目;附子温经散寒,除下焦冷气,又助桂枝温通膀胱阳气。如此温利结合,膀胱气化司职,水道通利,自无上溢之虞。

  2  恶阻

  案例2:患者,女,26岁,2002年2月23日就诊。患者怀孕2个月,近半月来,恶心呕吐,饮食少进。诊见:面色淡白,形体稍瘦,精神疲乏,胃脘痞闷,时吐清涎,吐后欲饮,但饮水不多,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滑。辨证:水饮内停,胎气上冲。治宜化气行水、和胃止呕。方用五苓散加味:猪苓12 g,泽泻10 g,焦白术10 g,茯苓10 g,桂枝6 g,紫苏子10 g,砂仁6 g,大枣7枚,灶心土(包煎)30 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药后尿量增加,呕吐渐缓,服药5剂,二便自调,呕吐基本控制,能正常饮食,嘱其停药,饮食调理而安。

  按:本案为水饮内停,胎气上逆,胃失和降,导致恶阻。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以除水饮内停;灶心土配大枣和中州而降浊逆以止呕吐;紫苏子配砂仁行气和中止呕而安胎气。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