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选银杏内酯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邵胜荣,孙俊,吴明 时间:2015-06-05

  2.1.4  滴距的选择 

  滴距主要影响到滴丸的圆整度。滴距过小,滴液来不及收缩,丸型不圆整;滴距过大,液滴容易成扁形或因重力作用被跃散而产生小丸,通过预试确定为7 cm。

  2.1.5  影响滴丸成型因素的考察 

  滴丸的质量考核项目包括客观定量标准,如溶散时间、丸重差异等,但仅用这些指标难以反映滴丸的质量,需要可评价滴丸外观质量的指标,如圆整度、硬度、色泽均一等进行决定,但这种判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为减少其误差,将各具体考核指标由优至差,分别记为1~5分,将各“主观指标”加和后,作为滴丸的“外观质量”,与“溶散时间”、“丸重差异”等客观指标综合评分,共同评价滴丸的质量。

  2.2  正交试验考察条件

    通过预试和参考文献[3],结合实际,我们选择了基质的种类或配比(A)、料温(B)、冷却液温度(C)、药物与基质比例(D)四因素,分三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滴丸的成型因素进行考察,优选最佳成型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成型工艺正交试验及结果见表2,外观指标方差分析见表3,丸重差异方差分析见表4,崩解时限方差分析见表5。表1  因素水平表(略)表2  正交试验及结果(略)表3  外观指标方差分析(略)表4  丸重差异方差分析(略)表5  崩解时限方差分析(略)

  由表1和表3可知,对滴丸外观指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A>C≈B>D。优化条件为A3B3C2D3,即基质为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为95 ℃、冷凝液温度为5 ℃、药物∶基质=1∶4。由表2和表4可知,对滴丸丸重差异(越小越好)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A>D>B>C。优化条件为A1B1C1D2,即基质为PEG4000、药液温度为85 ℃、冷凝液温度为2 ℃、药物∶基质=1∶3。由表1和表5可知,对滴丸崩解时限(越小越好)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D>C>A>B。优化条件为A3B1C2D2,即基质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85 ℃、冷凝液温度5 ℃、药物∶基质=1∶3。
   
  综合考虑,对于因素A,为丸重差异和外观指标主要影响因素,但在实验中丸重差异均较小,故侧重外观指标,优化条件为PEG4000∶PEG6000=1∶1;对于因素B,对滴丸成型影响均较小(为第3或第4影响因子),在实验中发现温度对银杏内酯有一定破坏,故因素B选85 ℃;对于因素C,是崩解时限的第2影响因素,是外观指标和丸重差异的次要因素,故因素C选5 ℃;对于因素D,是崩解时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外观指标和丸重差异的次要因素,故因素D选药物∶基质=1∶3。优化后的条件为:基质为PEG4000∶PEG6000=1∶1,药液温度为85 ℃,冷凝液温度为5 ℃,药物∶基质=1∶3。

  2.3  验证实验 
   
  取浓缩浸膏,按照优化条件制备滴丸。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考核,结果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1.93%,平均溶散时间为3.9 min,滴丸外观质量好,丸形圆整,色泽均一,硬度较好。实验结果证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3  小结与讨论
   
  影响滴丸制备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如药物、基质、冷却剂、温度、滴距、滴速、冷却方式、滴口内外径等,本实验从影响滴丸的外观指标、丸重和崩解时限3个方面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确立了银杏内酯滴丸的最佳条件,按该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呈微黄色,表面光滑,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实验中发现,药物与基质混匀时,药物细粉应为100目以上,且应与约15%左右的水混匀后再与基质熔融,可保证成品颜色均匀、光滑,药物与基质均一。

【参考文献】
    [1] 卢定强,陈 钧.银杏内酯的药理作用[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5-9.

  [2] 何 云,袁凤仪,任渝江,等.银杏内酯对小鼠急性肝坏死的保护作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0(6):368-370.

  [3] 李春花,阎艳丽,宋晓宇,等.正交试验优选芍药甘草滴丸成型工艺[J].陕西中医,2005,26(3):267-26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