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澳两国医院管理者的差异分析职业化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苏维 裴丽昆 时间:2017-03-19
   杰夫瑞(Geoffrey Prideaux ) 在谈到从临床医生到管理者过程中,提出他们的角色差异,存在5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技能方面,从临床技能到管理技能。二是任务方面,从明确到模糊:作为临床医生的任务是明确具体的,面对病人知道如何去做;而作为管理者的任务是模糊的,因为环境的变化是不清楚的,使得管理者无法明确自己的活动和任务。三是处理的关系方面,从比较局限到广泛:作为临床医生,要处理的关系相对要局限些,主要是与病人的关系,少数是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而作为管理者,要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广泛复杂得多。四是定位方面,临床医生关注的是单个病人;管理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个体,而是整个病人群体和整个组织系统。五是思维方面,从系统化到直觉:临床医生需要的是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医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中就贯穿着这种能力的培养;而管理者需要的除了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需要直觉判断的能力,因为他们面临的环境存在很多的变数,需要他们有随机应变、洞察分析的能力,才能应对环境的变化。
    3.加入WTO对我国医院管理水平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医疗卫生事业也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必然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我国加人WTO,医疗市场受到的冲击将日益显现。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医疗机构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竞争。外资和合资医院的出现,如广东东莞东华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等,具有以下特点:管理结构合理,适应人群明确,服务到位,社会化程度高,政策利用度高。有些医院已进人社保定点医院行列。在不远的将来,合资和独资医院将更多地参与到我国医疗市场的竞争。医院要转向“市场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实现从“方便医院管理”到“方便病人就医”的转变。医院如何去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对医院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据辽宁省二三级医院206名管理干部的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人世后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及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医院管理者对WTO本身了解不多,对加入WTO医院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有的甚至是误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医院管理者与其竞争对手的差距是很大的。有人说,中国医院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最缺少的是什么?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长。急需提高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
    五、职业化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的保证
    医院管理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各国医院管理队伍建设的一种趋势。卫生管理职业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指导方针,要加快我国卫生管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必须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
    1.制定卫生管理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借鉴澳大利亚和欧美的做法,建立一套医院院长任职资格的制度,必须经过系统管理培训学习,获得任职资格证书后,才能被任命为医院的高层管理者。
    2.制定卫生管理干部专职化政策:在澳大利亚及欧美医院,几乎没有像中国医院管理者这样身兼管理和临床两职的现象。医学背景的管理人员只要从事高层管理工作,就必须放弃临床工作,不再从事和参与临床工作。医院管理本身就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管理工作的优劣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医院的院长就是医院的CEO,他应该是全职的管理者。一边当院长,一边搞临床,甚至带博士、硕士做研究工作,是很难做好管理工作的。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环境的复杂变化。
    3.完善管理人员技术职称政策:医院管理人员双肩挑,缺乏职业化意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管理职称系列政策不完善,管理人员有后顾之优,不能也不愿脱离临床工作。要保证管理人员职业化,必须完善管理职称系列的政策,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优,使他们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医院科学管理上。衡量一个院长是否优秀,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例手术、发表了多少篇文章,而是看他领导的医院的绩效如何,发展潜力如何。
    4.制定卫生管理教育发展战略: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大力发展卫生管理学历教育的同时,发展卫生管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通过多渠道培养医院管理人才,加快卫生管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
    5.制定规范化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培训制度,要求卫生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岗位培训,取得岗位培训证书,使在职的卫生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卫生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达到任职资格的专业化要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