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冬 汤晓雨 时间:2017-03-14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因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并通过加强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加深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来化解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结果:通过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及管理,增强安全意识,大家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护理管理者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可以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  护理安全  相关因素   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但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还要防止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1  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护理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中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未做好人力资源的调整,未及时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等。
        1.2护理人员缺乏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
        1.2.1服务态度差,护患沟通不良 
        个别护士缺乏爱心、同情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没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病人误解、反感甚至与患者发生冲突。告知服务未落实,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致使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2.2理论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技术不熟练,操作欠规范,护理经验不足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理论知识和护理经验的欠缺会导致对病人的病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从而延误了最佳的诊疗和抢救时机;协作能力差,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不能熟练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方法,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另外,新分配护士的职业态度、价值、信念还未完全形成,工作经验不足,不懂装懂,对出现的问题盲目处理,这些都是护理安全的隐患。
        1.2.3法律意识淡薄,文书书写不规范
        当前社会,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仍显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医疗文书规范书写的法律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忙于应付各种常规治疗,不能完全做到及时记录,下班时回顾性地记录,主观拟造,致记录内容不及时,关键的内容漏写,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千篇一律,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造成医护记录不吻合,多做少记。
        1.2.4未严格执行工作职责,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病情观察不仔细,不能很好地识别疾病的先兆、预见并发症等各种意外情况;不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导致错抄或漏抄医嘱,遗忘重要医嘱、特殊治疗,对病情做不到心中有数;未按时巡视病房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失去抢救时机;未严格查对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抽错化验标本;有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对危重、意识丧失病人未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而发生坠床、压疮等;随意换班,使值班人员资质搭配不当;依赖家属做一些护理工作范畴内的事。 

        2  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意识
        作为管理者在工作中应以身作则,凡事有预见性,一旦发现问题不能一味回避,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解决,防微杜渐,让大家在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实施全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临床护理组长为主体,全体护士共同参与的护理安全检查体系,同时利用晨会时间不定时在科室督促护理规章制度和重病人护理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信息,护士长根据科室不同时段病人数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需求,科学合理安排弹性排班,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并通过夜查房和节假日抽查,加强夜班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