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毒急诊洗胃置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丹革 时间:2017-03-14
【摘要】  从洗胃置管禁忌症、胃管的选择与改良、置管方式与改进、置管的深度、胃管的固定、置管的并发症等方面来综述洗胃置管的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口服中毒  急诊洗胃  置管  研究进展
        电动洗胃是临床上最有效,最能清除有害物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之一,而插管的成功是洗胃成功,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现将近年来口服中毒洗胃置管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插管洗胃的禁忌症
        ①惊厥未控制者不要插胃管,强行插胃管可诱发惊厥;②服用强腐蚀剂者;③原有食管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者。[1]
        2  胃管的选择与改良
        通常使用的胃管有橡胶胃管和硅胶胃管.橡胶胃管因反复清洗、高压灭菌而老化、变形,影响置管的时间和洗胃的效果,硅胶胃管弹性好、不易变形,是洗胃置管的首选。传统的胃管前端只有一个端口和一个侧孔,洗胃时极易被胃内容物堵塞而影响洗胃的效果,许效松等[2]在标准胃管距前端7-9cm处重开4个左右的小孔,直径约0.2-0.3cm,可以达到充分接触胃壁。防止胃管堵塞,缩短洗胃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置管体位
        昏迷病人洗胃时应采取头低左侧卧位,使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3],其目的是胃大弯于左侧,水流方向与胃的走向一致,可充分稀释毒物又可防止误吸。另外头低脚高位,能使毒物集中于胃的最底部,有利于毒物的吸出,还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使不良反应减少。吴华荣认为洗胃时应改变体位,按摩胃部,避免洗胃“盲区”[4],有研究报道:在洗胃的前半期,使患者左侧卧位,后半期改为仰卧位,头低脚高位和短时间的右侧卧位,通过改变体位使胃管开口处在胃壁的盲区,使洗胃更加彻底。[5]孔德莲[6]也采取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来提高意识清醒的戴管患者的胃管插入成功率。即先让患者平卧,待插到12-14cm有阻力时,使患者头后仰,将胃管轻插到所需长度。合并肌炎、咽肌无力的病人,则应使病人取端坐位,并充分润滑胃管和食道。[7]
        4  置管的方法与改进
        置胃管的方法有经鼻和经口两种方式.临床上我们发现,经口置管可选择的胃管比经鼻插的胃管粗,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可缩短洗胃时间。谢莹等[8]认为经口插管近乎进食的感觉可减轻对咽喉部的刺激,患者易于接受.有研究发现,经口置管法更简便,胃管较粗,并发症少,缩短了洗胃时间,便于输氧急救操作患儿及家属的配合,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9]王美娟等[10]采用喉镜直视下经口插管具有方法简单实用,创伤小,并发症少;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不影响洗胃处理;便于喉头水肿的局部处理。食管下端痉挛时,可用50mg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至10ml经胃管缓慢推入,以解除痉挛。陈玉琼[11]用2%丁卡因喷咽喉部以解除喉头痉挛,便于胃管插入。更好的方法是让患者服利多卡因胶浆,不仅可减少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还可起到润滑的作用。[12]
        5  胃管置入的深度
        通常胃管置入的深度为发际到剑突的距离,约为45-55cm。从解剖角度看,插入的长度只能到达贲门部,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导致洗胃不彻底,延长洗胃的时间,增加毒物的吸收。有报道:洗胃时,胃管插入的深度,从鼻尖到耳垂到剑突的距离。即50-60cm胃管插入的深度。 

图片内容